公安機關主要是負責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欠錢不還大多屬于民事糾紛,不屬于警察管理范圍,警察不能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案件。但是,如果一方以借款名義詐騙他人財產,可能會構成詐騙罪,這時候可以報警處理。對于絕大多數借款案件,報警很難立案,當事人只能通過訴訟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債務人失蹤,錢就要不回來了嗎?未必!債務人失蹤這一法律事實并不必然引起債權債務關系的消亡,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拿回錢。
一、債務人失蹤不到兩年
1、刊登公告,延長訴訟時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條第四項明確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對方當事人在國家級或下落不明當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級有影響的媒體上刊登具有主張權利內容的公告的,除法律和司法解釋另有特別規(guī)定外,應當認定為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guī)定的‘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產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
因為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第一百三十七條規(guī)定,債權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超過兩年,若債務人以此作為抗辯理由,且債權人無訴訟時效中斷、中止情形(如遭遇自然災害等)的證據,債權人將面臨非常大的敗訴風險。
所以,只要刊登公告,就意味著延長了訴訟時效。其實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有些欠錢的人還是比較要臉面的,不希望被別人指指點點說不講信用,當他看到這樣的消息沒準兒就把錢給還了。
2、債務上有保證人的,向保證人主張債權
為了保障債權的實現(xiàn)設立保證人,如果到期債務無法清償或不可能清償,由保證人向債權人清償債務。保證人清償債務之后可以向債務人追償。
3、有配偶的,可以要求配偶償還
因為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以一方名義所欠的債務,如果能夠舉證證明借款用于家庭開支或者改善家庭生活等行為,應該由夫妻共同償還。
4、向法院提起訴訟
有的債權人可能會提出疑問,明明欠款人已經找不到了,又怎么向法院訴訟呢?事實上對被告下落不明,無法當面送達開庭通知的被告,法院會采取公告送達的方式。公告時間一到,不論被告是否看到該公告,都視為已經送達。
庭審中進行缺席審判,經法院對債權人提出的債權證明進行審查,然后作出判決。在判決生效后無法獲得清償的債務,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
二、債務人失蹤兩年以上
申請宣告失蹤,向債務人財產代管人主張債權
如果債務人失蹤兩年以上,那么根據我國法律的規(guī)定可以申請宣告失蹤。申請宣告失蹤的主體應該是債務人的親屬和利害關系人,債權人屬于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宣告失蹤。宣告失蹤后根據《民法通則》第二十一條規(guī)定,失蹤人的財產由他的配偶、父母或者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代管。失蹤人所欠稅款、債務和應付的其他費用,由代管人從失蹤的財產中支付。
三、如果勝訴了,但消失的債務人沒有任何資產償還怎么辦?
記住,我們還有失信被執(zhí)行人黑名單制度:
2015年7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三家聯(lián)合開展集中打擊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等犯罪行為專項行動的情況,同時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zhí)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和《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限制被執(zhí)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guī)定〉的決定》兩個司法解釋。
《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限制被執(zhí)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guī)定〉的決定》,新規(guī)定首次提及,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被執(zhí)行人和失信被執(zhí)行人將限制其乘坐G字頭動車組列車全部座位和其他動車組列車一等以上座位。
而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限制被執(zhí)行人高消費的若干規(guī)定》,明確人民法院可以對被執(zhí)行人發(fā)出限制高消費令。
第三條被執(zhí)行人為自然人的,被限制高消費后,不得有以下以其財產支付費用的行為:
(一)乘坐交通工具時,選擇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
(二)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夜總會、高爾夫球場等場所進行高消費;
(三)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
(四)租賃高檔寫字樓、賓館、公寓等場所辦公;
(五)購買非經營必需車輛;
(六)旅游、度假;
(七)子女就讀高收費私立學校;
(八)支付高額保費購買保險理財產品;
(九)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高消費行為。
以上還不算狠的,最狠的來了,有能力還款而拒不執(zhí)行,最高可判7年!7年!7年!
《刑法修正案(九)》三十九、將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修改為:“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zhí)行而拒不執(zhí)行,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正常車禍死人要坐牢嗎
2021-01-312019最高人民法院對離婚案件的判案標準最新規(guī)定
2021-01-23最新發(fā)明專利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zhí)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有什么新規(guī)定
2021-02-11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如何認定非法從事勞務派遣
2021-01-11勞務關系辭退賠償是什么
2021-02-18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xié)議如何處罰
2021-01-30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qū)別是什么
2021-03-24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學生在校意外受傷保險理賠嗎
2020-12-23保險代理合同書
2020-12-04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1-02-13房屋贈與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04農場土地轉讓合同范文格式是什么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