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人在收到借款后,在其依照合同承擔的義務中包括一項是:借款人應當接受貸款人的用款監督,按照合同約定的目的使用借款。就是說,如果貸款人與借款人簽訂借款合同時,合同中明確約定了此項借款的用途,那么借款人的借款必須是基于此目的使用,不得挪為其他用途。貸款人對于借款人的借款用途有監督的權利,貸款人發現借款人將借款用于合同以外的目的的,可以行使以下權利:
1、停止向借款人發放借款;
2、提前收回借款;
3、解除與借款人之間的借款合同。
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約定到期后償還借款并支付相應的利息,借款人與貸款人之間形成借貸關系。借款人和貸款人均應當按照雙方之間的借款合同履行義務、享有權利。在此過程中,債務人應當知道如何簽訂銀行借款合同,盡量避免可能發生的糾紛。此外,債務人未按約定試用借款的話,很容易給自己帶來不利后果。如果發生類似行為,債務人最好問問律師該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我國對于銷贓拘留多久
2020-12-19火機掉入火鍋爆炸,員工受傷怎么索賠
2021-03-24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律援助能做什么
2021-02-28清算前規定債權債務由原股東承擔是否有效
2020-12-18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新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是怎樣的
2021-02-08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合同代理人簽字和蓋章效力一樣嗎
2021-02-03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意外險包括火災嗎
2020-12-21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車禍后保險公司賠償問題
2021-01-29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個人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0-12-02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制度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1-03-01小區占地搭建要土地出讓金嗎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