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債權債務,定義分別是什么
債務是指對外的欠款,有還債的義務;
債權是指外界單位個人欠自己一方的債,對方有償還的義務。比如你對外的借款,別人欠你的貨款等。
因此在債權和債務中都掛有金額(正值)這種情況你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處理:
1、應收應付分開記錄,月末做報表時也分開反映,這樣保證債權、債務分明。
2、只用應收或應付一個科目,以經常發生業務的科目為主,比如賣出業務多的就用“應收帳款”科目,購進業務多的就用“應付帳款”這樣核算起來比較方便。
債權轉讓的問題
1、債權轉讓是指債權人將自己享有的債權依法轉讓給受讓人,債權人退出債權債務關系,由受讓人取得債權人地位的法律行為。
2、債權轉讓的,債權人應當通知債務人,債權轉讓的法律效力自通知到達債務人時,對債務人生效。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無效,債務人向原債權人履行的,視為合法履行。
《合同法》
第八十條債權人轉讓權利的,應當通知債務人。未經通知,該轉讓對債務人不發生效力。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通知不得撤銷,但經受讓人同意的除外。
債務轉移的條件是什么
債務轉移又稱為債務承擔,是指合同的債權人、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達成協議將合同債務轉移給第三人承擔。債務轉移必須三方就債務轉移達成了—致的意思表示。
債務承擔必須以合同的方式進行,依其簽訂合同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債務人與第三人(承擔人)達成債務轉讓協議,經債權人的同意:
(2)承擔人與債權人達成債務轉讓協議,經債務人同意;
(3)債務人、第三人及承擔人三方共同或分別達成債務轉讓協議。
《合同法》第84條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部份轉移給第三方,應當經債權人同意,”這條規定要求債務轉讓必須經債權人同意,現行許多人誤以為債務轉讓方式只有一種,:即債務人與第三人達成債務轉讓協議后再經債權人同意。同意是當事人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為,實際上是當事人之間達成協議,如何判定“同意”自然也適用要約——承諾的規則。所以《合同法》這條規定債務轉移的方式還應包括債務人與第三人達成協議并經債務人同意及債務人、第三人和債權人三方相互或共同達成協議的方式。
在我國的法律中,對于債權債務的雙方來說,債務人是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對債權人相關的承諾內容做出相應的責任的承擔的,所以說,如果在債務人沒有盡到償債義務的時候,我們是有責任受到相應的法律處罰的,我們也應該自覺而為。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出以上的資料文獻,如有其它疑問,律霸網律師將為您提供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需要全體股東同意嗎
2021-03-21船舶留置權的留置物的修理費歸誰
2021-01-13交通事故傷殘鑒定基本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9合伙企業與個人合伙的區別
2021-03-04婚姻關系可以通過什么途徑解除
2021-01-28離崗多久才能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7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擔保合同能口頭簽訂嗎
2020-11-10法院依據效力待定合同判決是認定事實錯誤嗎
2021-03-13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還有效力嗎
2020-12-09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如何勞動爭議的法院管轄地
2021-03-02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校方責任險賠付比例
2021-03-01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