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轉讓后有的法律效力是如何規定的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物權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第三人取得債務人的法律地位。
債務轉讓有效成立后,第三人取代原債務人,成為新債務人;原債務人脫離債的關系,由第三人直接向債權人承擔債務。嗣后第三人不履行債的義務,債權人不得再請求原債務人承擔債務,只能請求第三人承擔債務不履行之損害賠償責任或者訴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原債務人對第三人的償還能力并不負擔保責任。
2、抗辯權隨之移轉。
根據《合同法》第85條的規定,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可以主張原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債務存在無效原因的,第三人作為新債務人,可以向債權人主張無效;?履行期尚未屆滿的,新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履行請求也可以抗辯。此外,在雙務合同中,也可以主張同時履行抗辯權。但應注意的是,由于債務承擔的無因性,沒有特別約定,第三人不能基于原因行為的事由對債權人進行抗辯,只能基于所承擔的債務本身所具有的抗辯事由向債權人行使抗辯權。
3、從債務一并隨之移轉。
依《合同法》第86條規定,債務人轉移義務的,新債務人應當承擔與債務有關的從債務。例如附隨于主債務的利息債務,隨著主債務的移轉而移轉于第三人。但從債務專屬于原債務人自身的除外。如保證債務不當然隨主債務移轉于第三人,除非保證人同意。
債權債務的轉讓的一個法律限制是,如果法律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準.登記手續的,當事人必須辦理批準.登記,典型的例子如,中外合資企業合同中投資權益的轉讓,須經對方的同意,并應報原審批機關批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利用貸款或向企業.個人集資建成的國道收費權的轉讓,必須經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的批準方生效,等等。當事人應注意這一法律限制。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債務轉讓之后那么第三人就會取代債務人的法律地位,就需要償還債權人的義務,而且相應的抗辯權也會進行轉移,但是整個過程必須要債權人的同意才可以,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可以報警嗎
2021-01-14企業申請破產應提供什么材料
2021-03-04欠錢無力償還法院怎么判,會坐牢嗎
2021-02-05贈與合同受贈方不知道成立嗎
2021-03-18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騙取住房補貼是什么罪
2021-03-23什么是勞務經濟
2020-12-21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保險單遺失對理賠有影響嗎
2021-03-04保險經紀人委托人可以是誰
2021-03-07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武漢市建設工程意外傷害保險管理實施辦法(試行)
2021-01-09未盡說明義務 事故后應理賠
2020-11-22被代理人(委托人)的權利與義務?
2020-12-23虛假林木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2-07租客能否獲得房屋拆遷補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