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多重轉讓時,受讓人優先權如何確定
債權多重轉讓時受讓人優先權的確定:
在實踐中經常發生債權讓與人就同一債權向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受讓人作出讓與的情形。那么此時誰才是取得債權轉讓優先權的受讓人。《合同法》對此沒有明確規定。國外對債權多重讓與時,受讓人優先權的確定也先后出現了幾種不同的規則。
(1)紐約規則。紐約規則認為第一個受讓人應當優先,即使第二受讓人已獲得履行,也以較早受讓者優先。其理由是,在雙重轉讓的情況下,兩個受讓人所獲得的權利都是平等的,所以對第一個受讓人所受讓的權利應當優先保護。有時候,法官認為在第一次轉讓債權以后,事實上他已經沒有權利再進行轉讓。所以第二次轉讓后,第二個受讓人不應當再獲得權利。
(2)英國規則。以讓與通知到達債務人的時間先后來確定受讓人的優先權。英國規則認為,如果兩次債權的轉讓沒有通知債務人,那么第一次轉讓的受讓人應當優先。如果在實行雙重轉讓以后,第一次轉讓的受讓人沒有通知債務人,而第二次轉讓的受讓人通知了債務人,則第二次轉讓的受讓人應當優先。
(3)馬薩諸塞規則(或稱四騎手規則)。根據該規則,第一受讓人原則上優先,但如果第二受讓人從事了下列行為便可以優先于第一個受讓人而受讓債權。具體為:第二受讓人善意地收受了價金或其他債務的履行;第二,第二受讓人獲得了針對債務的勝訴判決,他可以強制執行該判決并保有如此獲得的金錢;第三,通過債務更新的方式與債權人達成了新的協議;第四,第二受讓人獲得了象征占有的書面憑證。
(4)簽署文件優先規則。此為美國《統一商法典》第9章確定的規則。該規則認為,擔保債權人通過在政府部門簽署一項表明其利益的信貸聲明即可使其擔保利益得以保全。兩個支付了對價的受讓人相比較,最先簽署含有讓與信貸聲明的受讓人獲得優先權。因此,第二受讓人可通過先簽署文件獲得優先權。
以上四種規則反映了國外對債權多重轉讓的情況下,處理的幾項原則:我國臺灣地區,學者大多認為,在債權雙重轉讓時應按如下方法處理:第一,債權讓與的效力依契約成立先后予以決定,第一受讓人有權取得債權,第二受讓人即使出于善意亦不能取得債權;第二,如果第一受讓人未對債務人為通知或通知在后,而債務人已向第二受讓人清償時,對債務人而言,免其責任,對第二受讓人而言,系無法律上原因應依不當得利規定負返還于第一受讓人之義務。縱觀以上各種處理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道理,對部分筆者予以認同。但筆者認為對該問題應作如下處理:
第一,在債權多重轉讓時,已對其履行通知受讓人應優先于未履行通知的其他受讓人。因為債權轉讓只有在債權人履行通知義務后,其效力才產生于外部,也才及于債務人。而對于未通知的,因其債權轉讓僅發生在債權人與受讓人之間,對債務人并沒有發生法律效力,即其債權轉讓并未真正成立,只是在債權人與受讓人之間達成了債權轉讓的協議而已,而沒有完成債權轉讓的全部要件。那么此時履行通知義務的當然應優先于未通知的,只有通知發生效力,債權轉讓才真正成立,受讓人才可能受讓債權。
第二,在債權多重讓與時,都已履行通知義務的。此時應按履行通知義務的時間先后確定受讓人的優先權。通知在先的取得轉讓的債權,而通知在后的不能取得債權的受讓權。因為,在第一個通知生效后,債權轉讓已真正成立,其效力也及于債務人。既然債權轉讓成立,債權人便脫離了原債權債務關系,相應地因其債權已轉讓,那么其本身已無債權,則其向第二受讓人轉讓債權時已是客觀履行不能。實際上第二受讓人及以后的受讓人都沒有取得轉讓的債權。故應按通知的時間確定第一受讓人,第一受讓人取得債權后,第二受讓人及以后的受讓人都不得取得債權。
第三,在債權多重讓與時,都沒有履行通知義務,那么此時誰是真正的受讓人?筆者認為仍應該分情況處理:(1)對于債務人已實際向受讓人履行的,那么該受讓人應取得轉讓債權的受讓權。因為在債權轉讓都沒有履行通知義務時,實際債權都沒有轉讓。而此時債務人向其中一個受讓人履行債務,那么債務人便通過自己的行為使得該債權轉讓已實際履行,自然債權轉讓關系應成立。這與《合同法》第37條對合同成立的例外規定的法理是相通的。即對合同雙方當事人如果一方當事人已實際履行義務,相對方接受的,雙方的行為證明了成立合同的愿望和意思表示。此時法律就應尊重事實,而不再拘泥于形式,應認定債權轉讓關系成立。債務人向其履行的受讓人取得了轉讓的債權。(2)對于債務人對受讓人都沒有實際履行的。有人認為應以合同成立的先后順序確定受讓人的優先權。筆者對此不予認同。因為債權不同于物權,物權具有優先性,而債權無此屬性。債權具有平等性,不因合同成立時間的先后而改變。如果以合同成立時間的先后確定受讓人的優先權顯然與債權的屬性相悖,混淆了債權與物權的區別。此時對于多個轉讓的債權應由債權人選擇一個受讓人,通知債務人向其履行。因為債權屬私法領域,在私法領域強調的是意思自治。此時只有債權人能通過選擇,作出真實的意思表示,履行通知義務,使得債權轉讓有效成立,從而確定了受讓人的優先權。
綜上所述,小編整理有關債權多重轉讓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對債權轉讓優先權的確定應按一定的情況分別對待。當然沒有取得優先權的受讓人可以要求轉讓人承擔違約責任,賠償其相應的損失。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現在離婚財產怎么分配
2021-01-10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店面押金不退,報警能立案嗎
2020-11-25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競業限制合同無章有效嗎
2021-02-27違法分包導致提供勞務者受傷的法律責任
2021-02-07車險理賠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07保險合同中或字引發了一場官司
2020-11-29人身意外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2-30財產保險合同如何分類
2021-02-16離婚后保單受益人要更改嗎
2021-02-07世紀理財:投資公告中的買入價與賣出價
2020-12-30商用土地怎么轉讓
2021-01-21集體所有土地轉讓的類型有哪些
2020-12-08拆遷住改非補償款歸房主還是經營者
2021-02-08公攤面積算不算房屋拆遷補償安置面積
2021-01-12違章搭建的養殖場拆遷有補償嗎
2020-11-17營業房和住宅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0-12-26協議拆遷是什么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