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債務轉移的條件
(一)、須有有效債務存在
債務有效存在是債務承擔的前提,債務自始無效或者承擔時已經消滅,即使當事人就此定有承擔合同,也不發生效力。但就效力存在瑕疵的債務,在一定情形之下仍然可以成立債務承擔。將來發生的債務,也可以設立債務承擔,只是要等到該債務成立時才發生轉移的效果。訴訟中的債務也可以有第三人承擔。
(二)、被轉移的債務應當具有可轉移性
不具有可轉移性的債務,不能夠成為債務承擔合同的標的。司法實務中通常認為下列債務不具有可轉讓性:
1、性質上不可轉移的債務,它往往是指與特定債務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聯系的債務,需要特定債務人親自履行,因而不得轉讓;
2、當事人特別約定不得轉移的債務;
3、合同中的不作為義務。
(三)、形式要件
依據《合同法》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轉讓權利或者轉移義務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依照其規定。
(四)、第三人須與債務人就債務的轉移達成合意
合同法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部份轉移給第三方,應當經債權人同意。這規定要求債務轉讓必須經債權人同意,現行許多人誤以為債務轉讓方式只有一種,即債務人與第三人達成債務轉讓協議后再經債權人同意。同意是當事人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的民事法律行為,實際上是當事人之間達成協議。所以《合同法》這條規定債務轉移的方式還應包括承擔人與債權人達成債務轉讓協議,經債務人同意及債務人、第三人和債權人三方相互或共同達成協議的方式。
(五)、債務承擔須經債權人的同意
只有征得債權人的同意,原合同義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轉讓合同義務的協議才能對債權人生效。這主要是因為債務作為一種義務乃是債務人必須履行的,而且合同義務的履行直接關系到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如果允許債務人隨便處分或者轉讓其債務,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就很難保證。倘若合同義務受讓人沒有履行義務的能力,或信用不佳,那么債權人的利益甚至就根本不能實現。因此,《合同法》明確要求“債務人將合同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債務在進行轉讓的時候需要有有效的債務存在,并且在轉移的債務應當具有可轉移性,再進行轉移的時候需要進行審批登記,在做之前需要得到債權人、債務人的同意才可以,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選擇適格的交通事故訴訟管轄法院
2020-11-16勞動爭議案件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1-21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訂立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
2020-12-17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車禍后保險金怎么申請
2020-11-09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房屋保險種類都些什么
2021-02-14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保險合同名字錯了怎么辦
2021-02-22保險公司依據格式條款拒賠無效嗎
2021-02-21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提前還貸后如何退保險?
2020-12-02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