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認定債務人以行為表示不履約(《合同法》有效期限截止:2020年12月31日)
債務人如果明確告知債權人或者債務到期后不清償債務的,就可以認定為行為表示不履約。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八條?【拒絕履行】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二、構成不完全履行條件
1、須有履行行為
不完全履行的基本條件就是債務人有履行債務的行為,如果沒有履行行為,則可能構成履行不能,而不會構成不完全履行。還需注意的是,債務人的履行行為,是指以履行債務為意思的行為;與履行債務無關的行為造成債權人損害的,不屬于加害給付,屬于一般的侵權行為。
2、須債務人的履行不完全合乎債的內容合同
債務人履行債務應以滿足債權人的利益為目的,同時債務人的履行行為也不能給債權人帶來損害。這是法律對債務人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在不完全履行的場合,債務人違反了此義務,沒有按照債務本旨履行債務。債務人的履行不完全合乎債的內容,具體表現為:履行的數量上不完全,標的物的品種、規格、型號不合乎規定或標的物有缺陷,加害給付,履行方法上的不完全以及違反附隨義務的不完全履行。
3、須可歸責于債務人
可歸責于債務人,是指債務人對其履行債務所造成的對于債權人的損害,未盡相當的注意。在瑕疵給付中,無論債務人主觀上具有故意或者過失,只要其交付的標的物有瑕疵,債務人即應負責;在加害給付,因其系債務人的履行行為造成債權人的其他利益的損失,故應以債務人主觀上具有故意或過失為要件。但對于債務人的故意或過失,債權人不負舉證責任,債務人須證明自己主觀上沒有過錯時,才能免于負責。
三、最新資訊(《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八條?【預期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債務人如果明確告知債權人或者債務到期后不清償債務的,就可以認定發行為表示不履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再婚幫繼子帶孩子老了繼子能贍養嗎
2021-02-13案件在執行階段還需要保全嗎
2021-03-21污染致樹木死亡如何處罰
2020-11-30專利申請的消極條件是什么
2020-12-04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如何寫離婚協議書?
2021-02-14刑訴發回重審能用簡易程序嗎
2020-12-23交通事故誤工費由誰出,誤工費證明怎么開
2021-03-22房屋抵押擔保有時效性嗎
2021-01-02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保險與法:車輛定損誰說了算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