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人可否直接受償
合同法解釋第二十條規定,“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的代位權訴訟經人民法院審理后認定代位權成立的,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消滅。”根據這一規定,債權人有權直接受領通過代位權訴訟取得的財產。如此規定主要基于以下四點理由:
1、代位權,又稱代位訴權、間接訴權,盡管債權人與次債務人之間不存在直接的權利義務關系,但法律賦予債權人直接追索次債務人的權利,應當認為不僅具有程序意義,而且具有實體意義。即在債權人與次債務人之間創設了新的直接后果的權利義務關系,一旦提起代位權訴訟,則可越過債務人而將次債務人視為債權人的債務人。
2、符合立法精神。依照傳統民法的理論和有些國家的立法例,代位權訴訟的效力只能及于債務人與次債務人,而不能及于債權人,即代位權行使的效果直接歸于債務人,而不能由債權人直接受領,即使在債務人怠于受領的情況下債權人雖可代為受領,但其受領后,債務人仍可請求債權人向其交付受領的財產。
3、符合訴訟經濟原則。如果規定債權人不能直接受領代位權訴訟的財產,代位權訴訟取得的財產只能先歸于債務人,債權人再以債務人為被告提起訴訟,則會徒增當事人的訟累,浪費司法資源,不符合訴訟經濟原則,甚至還可能會產生人民法院對本訴和代位權訴訟作出不同判決的情形。
4、符合“不告不理”原則。“不告不理”是民事訴訟法的原則。既然作為原告的債權人已主張權利,債務人的其他債權人未主張權利,則保護已提起訴訟的債權人的利益并無不當,其他債權人不僅事前有權主張,事后仍可向其主張權利,況且債務人并未破產,代位權訴訟屬于個人案的普通訴訟,有別于破產程序,故并不存在對其他債權人不公平的問題。
5、符合公平原則。一是符合法定條件的債權人都可依法提起代位權訴訟;二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債權人以同一次債務人為被告提起代位權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合并審理,財產不足的,依據各自債權數額的大小按照比例分配;三是在代位權訴訟中,每一個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范圍都以其債權(包含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為限,請求數額超過債務人對其所負債務額或者超過次債務人對債務人所負債務額的,對超出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根據國家規定,債權人提起代位權訴訟后,次債務人直接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就次債務人的履行優先受償,所以債務人是可以直接受償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最新個人借款合同范本是怎樣的
2021-02-12暫住證過期3個月怎么辦
2020-11-14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如何認定
2021-01-02商業險一般幾年可以終止合同
2021-02-01侵權糾紛可主張賠償可期待利益嗎
2021-03-25哪些霸王條款購房時應該注意
2021-01-24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人身意外傷害險知識詳解
2020-12-31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本案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嗎
2020-12-12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自然災害車險賠嗎
2021-01-31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承包的不同點
2021-01-22房屋拆遷時,門面房如何界定
2021-01-25房產拆遷沒有產權怎么補償,拆遷過戶需要哪些材料
2021-02-14農村拆遷安置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