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抗辯權制度是為了防止合同欺詐、保障交易安全、平衡當事人之問的利益而設立的。先履行一方行使不*抗辯權,可以中止合同及行或解除合同。我國《合同法》第六十八、第六十九條對不*抗辯權適用的具體條件和程序做出相應的規定。但在具體司法適用時存在問題。對此,將對不*抗辯權的法律性質和適用條件進行探討。關鍵詞:不*抗辯權;法律性質;適用條件不*抗辯權是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一方負有先履行合同義務的,在合同訂立之后履行之前,在有確切證據證明后履行一方有未來不履行或無力履行合同之虞時,先履行方可暫時中止履行,通知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提供擔保。若對方未能在合理期限內提供適當的擔保,中止履行一方可解除合同。不*抗辯權源于大陸法系,為多數大陸法系國家民法典所規定,為先履行義務一方所特設,目的在于避免先履行一方因對方締約后履行情景變化或者遭受對方欺詐而可能導致的損害。不*抗辯權在法國、德國、瑞士、意大利等許多國家的民法及債務法中都給予了相應的規定,我國《合同法》在第六十八條和第六十九條中首次規范了不*抗辯權,對于防止合同欺詐,保障交易安全,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1不*抗辯權的法律性質探討抗辯權是指對抗請求權的一種權利。根據發生效果的不同。抗辯權可分為永-久抗辯權和延緩抗辯權兩種。永-久抗辯權是使對方請求權永-久消滅、永-久排除的抗辯權,如時效屆滿的不履行抗辯權。而延緩抗辯權則是使對方請求權延緩行使、延期行使的抗辯權。通說認為不*抗辯權與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先訴抗辯權一樣,屬于延緩抗辯權。但對此學界存在著爭議,有學者認為合同法第68條、第69條通過法律賦予了當事人依法享有“中止履約權”和“合同解除權”兩項不*抗辯權利。正因為有了這兩種權利,使得不*抗辯權在性質上并非與同時履行抗辯權、后履行抗辯權一樣,僅屬于延緩的抗辯權,它同時還具有消滅的抗辯權屬性。權利人行使此項抗辯權的法律效力并非僅限于可以中止履行,而是可能發生二次法律效力(產生二次法律后果):一是中止履行,即權利人可以依法中止履行自己的債務并通知對方,促使其及時提供適當的擔保。若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恢復履行能力或提供適當擔保的,權利人應及時恢復履行;二是解除合同,即權利人依法中止履行后,若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債務能力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則權利人可以單方解除合同,消滅合同的履行效力并免除自己的給付義務。也有學者認為行使不*抗辯權之后(中止履行后),能否解除合同以及追究對方違約責任,不是不*抗辯權可以解決的問題,我國合同法第69條規定的解除合同的權利乃是參考英美法法系默示違約制度而來,不是不*抗辯權所包含的內容。因而不*抗辯權并不具有消滅的屬性。筆者認為從抗辯權的定義來看,抗辯權是指對抗請求權或否認對方的權利主張的一種權利,是一種對抗權,并不包含解除權。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屬于實體抗辯權,其目的在于對抗合同相對方要求履行合同義務的請求權,以達到拒絕履行的目的。不*抗辮權作為其中的一種也必然具有這種性質,即它是為了對抗一方當事人要求履行債務的請求權而產生的,目的在于中止履行債務并且免除因為遲延履行債務而需要擔負的責任。對于在權利人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約能力,也未提供適當擔保而產生解除權,按照上文對抗辯權定義和性質的分析,并不屬于抗辯權的范疇,因而它不是不*抗辯權的應有之意,只是立法者出于避免不*抗辯方因長期等待對方提供擔保或恢復履約能力未果而遭受損失的考慮,而在合同法第69條中作出的規定。從嚴格意義上講,不*抗辯權僅指合同法第68條,而69條規定的解除合同的權利乃是借鑒了英美法系的默示違約規則的類似規定,屬于預期違約制度的范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期待利益要具備什么條件
2021-02-08用電信息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2021-03-18國企能購買有抵押的房產嗎
2021-02-25公司買賣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31承攬人擅自更換材料怎么擔責
2020-12-02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辦理抵押需要扣留房產證嗎
2021-01-14兩年勞動合同的試用期是多久
2021-01-13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公司辭退懷孕職工如何處理
2020-12-11被公司辭退可以拒絕嗎
2020-11-15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保險合同確認書后幾日填回執
2021-01-05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保險合同內容的變更如何進行
2020-11-14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買保險一定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2土地出讓合同能否保全
2021-01-21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嗎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