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現行國家賠償法對刑事賠償的范圍規定過于狹窄,不利于對公民權利救濟和人權保障,本文分析了刑事賠償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刑事賠償范圍歸責原則權利救濟
在我國的《國家賠償法》中,(以下稱《國賠法》)除了行政賠償之外,司法賠償中的刑事賠償也極其重要。從人權保護角度上看,刑事處分對被侵權者可能造成的侵害程度,遠超過行政行為。我國的現行《國賠法》制定于1994年,許多的立法觀念和具體的制度設計,都已經不能適應形勢的需要。國家賠償法所規定的刑事賠償范圍過于狹窄,不能全面救濟被侵害的權利,存在著許多的缺陷,在實踐中也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對其進行研究。
一、刑事賠償范圍的界定
我國現行的國家賠償只包括行政賠償和司法賠償,其中,司法賠償又分為刑事賠償和非刑事司法賠償,其中的刑事賠償是指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刑事訴訟過程中行使刑事司法權時產生的國家賠償責任。
刑事賠償范圍,即國家應當承擔刑事賠償責任的范圍。它所針對的問題主要是國家對哪些刑事司法侵權行為造成的哪些損害承擔賠償責任,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賠償的行為范圍,即引起刑事賠償責任的侵權行為的范圍,國家對哪些行為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對哪些行為造成的損害不承擔賠償責任。另一個是賠償的損害范圍,即國家賠償哪些損害,不賠償哪些損害,而損害又可分為人身損害與財產損害、直接損害與間接損害、物質損害與精神損害等等。西方國家通常從損害的角度來理解刑事賠償的范圍,而我國是從侵權行為的角度來理解刑事賠償范圍的。
二、我國現行《國賠法》的相關規定
《國賠法》第15、16條設定了承擔賠償責任的范圍,第17條確立了免責范圍。
(一)侵犯人身權的賠償
《國賠法》第15條規定了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獄管理職權的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侵犯公民人身權利造成損害的,國家須承擔賠償責任。對侵犯人身權的刑事賠償主要包括:1.錯誤拘留或者逮捕。結合《國賠法》和《刑訴法》(刑訴法第60條、第61條、第69條、第73-75條、第132條)有關規定,具體包括:(1)對象錯誤;(2)沒有必要的拘留或者逮捕;(3)超期羈押;(4)受害人雖有重大嫌疑,但經過審訊發現根本不存在犯罪事實或者僅有違法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5)違法實施刑事司法拘留。2.無罪判刑。是指對沒有實施犯罪的人判處了刑罰。這種冤、假、錯案是國家賠償的重點,但是我國《國賠法》并不包括(1)罪名定性錯誤;(2)審判程序違法;(3)輕罪重判;(4)犯罪行為已過追訴時效仍判刑。3.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死亡的暴力行為。4、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違法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關系能否申請保護令
2021-01-21商標證書沒下商標可認轉讓嗎
2021-03-02私自接自來水如何處罰
2020-11-25男方不給撫養費要坐牢嗎
2021-01-19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交通事故糾紛管轄
2020-12-01夫妻一方把房屋贈給他人有效嗎
2021-03-07花錢收別人銀行卡犯法嗎
2021-02-12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房地產代理合同糾紛解決方法有哪些
2020-12-24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競業限制不限地域是否違法
2020-12-26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2020-11-18生效不等于保險責任開始
2021-03-06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沒有諒解書會賠付對方嗎
2020-12-06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