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招一法院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傳喚被執行人申報財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法釋[1998]15號)第二十四條:人民法院決定受理執行案件后,應當在三日內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責令其在指定的期間內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并承擔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二條規定的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或遲延履行金。第二十八條:申請執行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供其所了解的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或線索。被執行人必須如實向人民法院報告其財產狀況。第二十九條:為查明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和履行義務的能力,可以傳喚被執行人或被執行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到人民法院接受詢問。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一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應當報告當前以及收到執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財產情況。拒絕報告或虛假報告的,人民法院可根據情節輕重予以罰款、拘留。
大招二凍結銀行賬戶、存款、收入和養老金
根據《執行規定》第三十二條:被執行人未按規定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可查詢、凍結、劃撥被執行人在銀行(含其分理處、營業所和儲蓄所)、非銀行金融機構、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的存款。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并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最高人民法院對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能否要求社保機構協助凍結、扣劃被執行人的養老金問題的復函》(2014)執他字第22號:被執行人應得的養老金應當視為被執行人在第三人處的固定收入,屬于其責任財產的范圍,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之規定,人民法院有權凍結、扣劃。但是,在凍結、扣劃前,應當預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撫養家屬必須的生活費用。
大招三查封拍賣不動產(如房產)
根據《執行規定》第41條:對動產的查封,應當采取加貼封條的方式。不便加貼封條的,應當張貼公告。對有產權證照的動產或不動產的查封,應當向有關管理機關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第46條:人民法院對查封、扣押的被執行人財產進行變價時,應當委托拍賣機構進行拍賣。第47條:人民法院對拍賣、變賣被執行人的財產,應當委托依法成立的資產評估機構進行價格評估。
大招四查封扣押動產(如車輛)
對被執行人的車輛查控功能將于今年3月底前上線運行。人民法院可以直接通過網絡方式查詢被執行人的車輛登記信息,采取網上查封措施,限制車輛的轉讓、過戶及抵押。
公安機關也將根據人民法院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在執勤站點對有關車輛進行查扣。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四條: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欠錢不還可以立案嗎
1、不管多少金額,法院都會立案,建議盡快向法院起訴要求還款,一旦超過了兩年的訴訟時效,喪失勝訴權
2、勝訴之后,如果對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決,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3、法院在受理強制執行時,會依法查詢債務人名下的房產、車輛、證券和存款;
4、另外他名下沒有可供執行的財產而他又拒絕履行法院的生效判決,則他會有逾期還款等負面信息記錄在個人的信用報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費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會被司法拘留
5、有能力而拒不執行的情況下,涉嫌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
6、《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條【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欠款不還怎么起訴?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債權人請求債務方給付金錢、有價證券,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
債務人在收到人民法院發出的支付令后十五日內沒有清償債務,或沒有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如果準備走司法途徑,那么首先要準備的是訴訟材料,而其中對訴訟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證據。
為了實現債權,最好搜集以下證據:
(一)欠條
一般來說,用于討債的最有力的證據莫過于欠條,它出自借錢一方之手,有對方的簽字,作為書證,極具效力。
(二)人證
案件審理中,對方可以對己方證據進行質證,為了保證證據的充分性以及萬無一失,找到人證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借錢時有其他人在場見證,那么可以找到這些人對債權進行證明。
(三)對方財產證據
訴訟的最終目的是拿到借出去的錢,但不少人為了逃避債務,就會將自己的財產轉移他處。依《合同法》第74條第1款規定,債權人可以撤銷的債務人的行為,一是放棄到期債權的行為;二是無償轉讓財產的行為;三是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的行為。為了避免拿不回財產的情況,就要搜集對方轉移財產的證據以行使撤銷權。
綜上所述,如果他人不還錢可以先與對方進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可以走法律程序,通過訴訟來維護自身的權益,如果對方依舊不還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措施。如果您還要任何其他法律問題,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的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后能否給子女改姓氏
2020-12-03訂婚了想退婚錢怎么辦
2021-03-15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勞動合同終止賠償沒給怎么辦
2021-01-15財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05涉及房產確權的離婚案件訴訟費用法律有沒有統一的標準
2021-01-16房屋中介欺詐怎樣投訴
2021-03-05住改非后,拆遷是按住房補,還是按商鋪補
2021-01-16實習期記滿12分該怎么辦
2021-01-04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如何買壽險才能既省錢又獲得充分保障呢
2021-02-28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航空旅客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13旅游意外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0-11-27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超載運輸發生事故保險公司可否增加10%的免賠率
2021-03-15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