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
作出行政強制執行決定需經過哪些程序?
律師回答:
(一)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行政決定后,當事人在行政機關決定的期限內不履行義務的,具有行政強制執行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四章規定強制執行。
(二)行政機關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前,應當事先催告當事人履行義務。催告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并載明下列事項:履行義務的期限;履行義務的方式;涉及金錢給付的,應當有明確的金額和給付方式;當事人依法享有的陳述權和申辯權。
(三)當事人收到催告書后有權進行陳述和申辯。行政機關應當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對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和證據,應當進行記錄、復核。當事人提出的事實、理由或者證據成立的,行政機關應當采納。
(四)經催告,當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決定,且無正當理由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強制執行決定。強制執行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并載明下列事項: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強制執行的理由和依據;強制執行的方式和時間;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行政機關的名稱、印章和日期。
在催告期間,對有證據證明有轉移或者隱匿財物跡象的,行政機關可以作出立即強制執行決定。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五十條行政機關依法作出要求當事人履行排除妨礙、恢復原狀等義務的行政決定,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經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經或者將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環境污染或者破壞自然資源的,行政機關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沒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第五十一條代履行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代履行前送達決定書,代履行決定書應當載明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代履行的理由和依據、方式和時間、標的、費用預算以及代履行人;
(二)代履行三日前,催告當事人履行,當事人履行的,停止代履行;
(三)代履行時,作出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派員到場監督;
(四)代履行完畢,行政機關到場監督的工作人員、代履行人和當事人或者見證人應當在執行文書上簽名或者蓋章。
代履行的費用按照成本合理確定,由當事人承擔。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代履行不得采用暴力、脅迫以及其他非法方式。
第五十二條需要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場所的遺灑物、障礙物或者污染物,當事人不能清除的,行政機關可以決定立即實施代履行;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事后立即通知當事人,并依法作出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可以收取垃圾處理費嗎
2021-01-04簽諒解書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5公司董事辭職需哪些程序
2020-12-21如何認定車主出借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后的責任
2020-12-22什么是婚前個人財產
2021-01-12孩子探望權的終止方式有哪些
2020-12-08斷絕父子關系能分家產嗎
2021-01-11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強制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1-01-26勞動者不服企業作出的調崗決定該如何操作
2021-02-15勞動糾紛發生后調解期限是多久
2021-03-11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簽署保險代理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12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車險騙賠都有什么特征判別
2021-03-19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淺析保險受益權
2021-03-12保險理賠維權三條途徑
2021-01-05農村機動地需要交錢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