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勇為算是無因管理嗎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或服務的行為。見義勇為的行為都符合無因管理的要件,但是不能把所有的無因管理行為都認為是見義勇為行為
見義勇為與無因管理的聯系與區別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損害而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行為。在無因管理中,管理他人事務的人稱管理人,被他人管理事務的人稱本人。通常管理人是債權人,本人是債務人。
無因管理的特征為:管理人要有管理他人事務的行為;必須要有為維護他人利益而進行管理的意思;必須是沒有法律的義務,即既沒有法律規定的義務,又沒有合同規定的義務。見義勇為的行為都符合無因管理的要件,但是不能把所有的無因管理行為都認為是見義勇為行為。
雖然無因管理可以包含見義勇為,但是將見義勇為僅僅等同于無因管理是不妥當的。見義勇為作為無因管理中的一個特殊情形,特殊在“勇”上,即情況的急迫性和相當的危險性。
關于無因管理的;《民法通則》93條,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們利益受損失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費用。
《民法通則意見》132條,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規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務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償付的必要費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務活動中直接支出的費用,以及在該活動中受到的實際損失。
見義勇為的相關規定:《民法通則》109條,因防止、制止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受益人也可以給予適當的補償。
從法學理論上來說,見義勇為在我國民法中應屬于無因管理的范疇。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規定“沒有法定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和服務的,有權要求受益人償付由此支付的必要費用”,這是無因管理之債發生的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四十二條更明確規定:“為維護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合法利益而使自己受到損害,在侵害人無力賠償或無侵害人的情況下,如果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受益人收益的多少及其經濟狀況,責令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這些規定可作為見義勇為索賠案件的處理依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寫字據起法律效力嗎
2021-01-20軍人干部的配偶條件有哪些
2020-11-25假合同章的合同生效嗎
2020-11-13收養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哪些情形禁止結婚,干涉結婚違法嗎
2020-11-19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房子抵押給個人了執行局可以執行嗎
2021-01-21公款不能轉給私人賬戶嗎
2021-03-05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無證房產怎么確權
2021-02-11產假期被裁員賠償標準
2020-12-24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軍人撫恤金可以定期發放嗎
2021-03-19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什么是專業的房地產評估
2021-03-18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員工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8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人身保險的原則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