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義勇為和無因管理的區別
從法學理論上來說,見義勇為在我國民法中應屬于無因管理的范疇。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到損害而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行為。見義勇為是指不負有特定義務的自然人,為使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利益免受或少受損失,冒著較大的人身和財產危險而作出的行為。這兩個概念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主要在于具體行為的危險程度不同。這兩種行為都是一種自發性的行為。這是這兩個概念的共同特征。
見義勇為的法律特征與形成條件
1、見義勇為的主體是非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自然人。負有法定職責或者義務的主體,在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義務時,不能成為見義勇為的主體。2、見義勇為所保護的客體,是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公民為保護本人生命、財產安全而與違法犯罪做斗爭的行為,不能認定為見義勇為。3、見義勇為的主觀方面在于積極主動、不顧個人安危。4、見義勇為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國家、集體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遭受正在進行的侵害的時候,義無反顧地與危害行為或者自然災害進行斗爭的行為。形成條件一是以保護國家、集體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為目的;二是具有不顧個人安危的情節;三是實施了同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或者搶險、救災、救人的行為。這三個要件必須同時具備才構成見義勇為行為。
無因管理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義務,為避免造成損失(損失既包括自己也包括他人,或者僅為他人),主動管理他人事務或為他人提供服務的法律事實。管理他人事務的人,為管理人;事務被管理的人,為本人。無因管理之債發生后,管理人享有請求本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的債權,本人負有償還該項費用的債務。無因管理是一種法律事實,為債的發生根據之一。無因管理之債的產生是基于法律規定,而非當事人意思。
將見義勇為等同于無因管理是不妥當的。將見義勇為與無因管理特殊在“勇”上,即情況的急迫性和相當的危險性。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后要是對傷殘等級結論不服怎么辦
2021-03-23定金和訂金是一個意思嗎,哪個可以退
2021-02-21誤傷工友公司賠償還是當事人賠償
2021-03-16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標準
2020-12-04減刑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18最高法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08交通事故中沒有足夠的搶救費用該怎么辦?
2021-01-26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婚后買房怎樣才能屬于個人財產
2020-12-16如何對債權進行分類
2020-12-07結婚手續能否請人代辦
2021-03-19如何通過支付令追債
2021-02-03什么是涉外繼承?
2020-12-19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意外傷害保險的責任期限是什么意思,時間是多久
2020-11-13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買保險被騙怎么辦
2020-12-26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種類
2021-03-04農村換地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