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得利糾紛問題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損失的事實。
不當得利糾紛是因不當得利事實而引起的權利義務爭議。
以不當得利產生的事實上的原因可以將不當得利劃分為兩大類:給付不當得利和非給付不當得利。
給付不當得利是指基于給付所產生的不當得利,在這種不當得利中,受益人的所得利益是受損人給予的,也就是說這種不當得利是由受損人自己的行為造成的。主要包括自始目的欠缺(如非債清償)、目的不達(如預期目的不成就)和目的消滅(如解除條件成就)。非給付不當得利是指非基于給付所產生的不當得利,主要包括侵害他人權益不當得利、支出費用不當得利和求償不當得利。
權益侵害不當得利是指通過侵害他人權益而獲益,主要有無權處分他人財產而受益、非法出租他人財產而收取租金、占有消費他人之物、侵害他人知識產權或人格權而獲益以及其他侵害他人財產權益而獲益的情況。支出費用不當得利是指未經許可在他人財產上支出費用,從而使財產所有人得益。在這種不當得利中,受損人誤認他人之物為自己之物,因而在該物上支出費用。如誤認他人之牛為自己之牛而喂養。求償不當得利是指受損人向第三人給付以便解除受益人對該第三人所負的債務從而使受益人得利。
法律法規: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因不當得利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零七條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向受讓人支付所付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
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通知第131條返還的不當利益,應當包括原物和原物所生的孳息。利用不當得利所取得的其他利益,扣除勞務管理費用后,應當予以收繳。
在獲得不當得利時,應該清楚的認識到不當得利是非法,對于不當得利應該采取合法的手段處理,不要為了一己的貪欲而受之,這樣最終還是要受到法律的懲罰,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以租代征違法了哪條法律條款
2021-03-04被告不到庭是否影響庭審
2021-02-19財產被保全我們怎么知道
2021-03-12被煙花爆竹炸傷怎么賠償
2021-02-08二審是不公開審理嗎
2021-01-24事故認定書如何修改
2020-12-20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小產權房可以打官司嗎
2021-01-23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購房簽合同需要什么材料,購房合同丟了怎么辦
2021-01-10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跳槽七誡 龍華勞動律師
2020-11-20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貨物運輸保險合同過期后貨物被盜能否獲得賠償
2021-03-10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傷殘鑒定哪里做保險公司才認可
2020-11-20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確定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