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受取得是指權利從原權利人處繼受而來,其對應的是“原始取得”。其分類標準是權利是原始的還是從別人那里轉過來的“二手”權利。
合同取得是指權利是通過合同的方式而取得,其對應的是“物權手段取得”、無因管理取得”和“知識產權取得”等等。其分類標準是按照權利發生原因的法律依據類型。
本來二者沒有什么聯系,但是由于合同取得必然意味著權利的流轉,所以說所有合同取得都是繼受取得是合理的。這二者不是相等的概念,而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
至于善意取得,是民法中的一項特別的制度,是指無權處分人處分他人財產,第三人在善意的情況下,可以取得該物的所有權的制度。由于善意第三人的取得不是根據一個合法有效的繼受,不是原權利人的讓與,所以,善意取得是一種原始取得。而合同取得屬于繼受取得,二者沒有交集,故合同取得不能是善意取得。
對于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理論上認為應具備:
(1)標的物須為動產。一般認為,不動產的轉讓須經登記,因而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但也有學者認為,善意取得制度應擴大到不動產。善意取得的標的物僅限于動產,但以下幾類動產不適用善意取得:采登記對抗主義的動產:如船舶、航空器、機動車輛;非以無記名有價證券表彰的債權;法律禁止流通的物品如毒品、淫穢物品等;未分離的不動產的出產物是該不動產的組成部分,不能成為善意取得的標的;依法被查封的財產;遺失物和贓物原則上不適用善意取得,但貨幣、票據、通過競買方式和交易所方式取得的動產除外。
(2)受讓人須基于交易行為而受讓動產的占有。善意取得應以受讓人取得受讓動產的占有為要件。但是受讓人的占有必須是通過交易行為而取得。若受讓人不是因為交易行為而受讓動產的占有時,即便受讓人實際占有該動產,也不發生善意取得的效力。例如,繼承是依據法律規定發生的,因繼承而善意占有不屬于被繼承人的動產,不能取得所有權。
(3)受讓人取得動產時須為善意。所謂善意,指受讓人在受讓動產時不知道或不應當知道讓與人無處分權。受讓人事后知道出讓人無處分權的,對善意取得沒有影響。在交易時受讓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受讓財產的,應認定受讓人不具有善意。
至于受讓人已經支付價款是否為善意取得制度的構成要件,在理論上有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受讓人已經支付價款為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如果受讓人沒有支付價款,則受讓人返還原物于所有人,其實際上并未受有損失,因此,受讓人已經支付對價為善意取得制度的構成要件;另一種觀點認為,善意取得制度的目的是為了維護交易安全,只要該轉讓行為是有償行為,不論受讓人是否已經支付對價,均不影響善意取得。因為,即使受讓人尚未支付價款,受讓人已經從無權處分人處受讓了標的物的占有,如果要求受讓人返還,雖然其未受實質性損害,但仍受到損害,也不利于維護交易的預期和安全。同時,受讓人尚未支付價款,仍有利于對原所有人損失的彌補。故善意取得不以受讓人實際價款為要件。
繼受取得是指權利從原權利人處繼受而來,其對應的是“原始取得”。其分類標準是權利是原始的還是從別人那里轉過來的“二手”權利。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人身損害賠償
2020-12-21共同保證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24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規定
2021-03-17中國人和外國人辦理結婚證登記如何辦
2021-02-27擔保可以采用哪幾種方式,簽訂擔保合同時要注意什么
2020-11-14媳婦能繼承男方家房產嗎
2021-01-02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無錫地區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0-12-26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勞動糾紛可以凍結公司基本賬戶嗎
2021-02-18意外傷害怎樣申請理賠
2021-03-26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飛機延誤酒店怎么處理,飛機延誤無法按時入住酒店怎么辦
2021-01-16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領取的保險金是否應當從賠償金中扣除
2020-11-10也談《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01機動車掛靠運營,誰享有保險利益?
2021-02-10土地轉讓合同如何寫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