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真正連帶債務
不真正連帶債務對外效力不真正連帶債務的對外效力是指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法律效果。
1、債務原因各不相同,債務可因侵權責任、違約責任、不當得利等引起,即債務因不同的法律事實關系而產生,而連帶債務一般基于共同的原因產生。
2、各債務系偶然間發生聯系,債務人主觀上并無關聯,若債務相互間必然聯系,則債務人具有共同的意思聯絡,形成共同侵權、共同違約等,各債務人之間承擔的是連帶債務而不存在不真正連帶債務一說。
3、給付內容相同,但各債務人給付的數額往往不同,而連帶債務給付的內容和數額都是相同的,如共同侵權人所負的侵權責任。
4、債務人各自負獨立的清償義務,這種獨立清償的結果是所有債務人的債務得以消滅,債務人內部之間因無連帶關系,不存在份額的分擔,而連帶債務在連帶債務人內部仍是按份責任。
不真正連帶債務的構成要件為:
1.數個債務人基于不同的原因而對債權人負有債務。不真正連帶債務中數個債務的發生原因各不相同,是基于不同的法律關系而發生。
2.債權人對于數個債務人均享有分別獨立的請求權。由于不真正連帶債務中各債務基于不同的原因而分別存在,因此,債權人對于數個債務人享有各自獨立的請求權。
3.數個債務偶然聯系在一起。在不真正連帶債務中,各債務人只有各自單一目的,主觀上缺乏共同的意思聯絡,也未共同實施某個行為,數債務發生緊密聯系純屬巧合。
4.數個債務人的給付內容是同一的。一債務人履行義務則全部債務歸于消滅。債務發生后,一旦一個債務人清償了全部債務,債權人的債權就得以全部實現,債權人則無權再向其他債務人求償。
5.在多數情況下不真正連帶債務有終局責任人。所謂終局責任人,是指負有最終之全部給付義務的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有權向終極責任人追償。
不真正連帶債務形態
不真正連帶債務在數個債務人就各自立場負填補債權人同一損失的全部義務時成立,就其發生和法規的競合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態。
1.多個違約行為竟合型
如甲委托乙運輸公司承運一批貨物,并就該批貨物向丙保險公司投保。在運輸過程中,因乙之過失造成貨物滅失,則丙保險公司基于保險合同負合同上損害賠償責任,乙運輸公司也因自己過失致貨物滅失向托運人承擔債務不履行責任,填補托運人此項損失。這樣,乙運輸公司、丙保險公司對甲負不真正連帶債務。
2.多個侵權行為競合型
如甲非法使用乙的財產,在使用過程中丙又將該財產毀損。此時甲、丙分別同時對乙的財產負有全部返還義務,因而構成因不同侵權行為競合所產生的不真正連帶債務。需要說明的是。兩個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過失的不同侵權行為所構成的并不一定全是不真正連帶債務,如共同危險行為和無過錯聯系的共同致害行為。共同危險行為是指兩人或兩人以上共同實施有侵害他人權利的危險行為,并且已造成損害結果,但不能判明其中誰是加害人(如行為人共同擲物,受害人被其中一個投擲物砸死),此時適用推定過錯原則,由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而無過錯聯系的共同致害是指數個行為人事先既沒有共同的意思聯絡,也沒有共同過失,只是由于行為的客觀上的聯系而共同造成同一個損害結果(如同時使用漏電的淋浴器和質量不合格的漏電保護器造成的觸電事故),此時行為人承擔按份責任。
3.違約行為與侵權行為競合型
比如,在財產保險合同中,如果被保險的財產被第三人損壞,則第三人因侵權行為應負損害賠償責任,同時保險公司基于保險合同也對被保險人負有賠償損失的責任,此時,保險公司和侵權人對財產所有人負不真正連帶債務。又如,在保管合同中,如果保管物被第三人毀壞,則保管人對被保管人負合同責任,第三人因毀壞行為同時負侵權責任,二者構成不真正連帶債務。
4.其他債務之間或其他債務與合同之債、侵權行為之債競合型
除合同、侵權外的其他債務包括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權與抵銷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11父母不拿戶口本,屬于侵犯子女婚姻自主權的行為嗎
2021-01-14對募股申請的審批有哪些規定
2020-11-25保證合同變更反擔保效力是怎么樣的
2020-11-26簽訂合同包括哪些條款
2021-01-16質疑產品質量誰舉證
2021-01-22仲裁和訴訟解決民事糾紛有哪些方式
2021-01-28河南偃師仲裁中心職工確認勞動關系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1-19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飛機延誤4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09買了自燃損失險,車輛著火了,就一定能得到賠償..
2021-02-20單位不辦保險,員工辭職遭索培訓費
2021-01-21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