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平山縣人民法院1997年3月12日判決(《人民法院公報》1997年第2期)
平山縣勞動就業管理局在1994年1月至1996年10月間,收取勞務管理費、勞務服務費、縣內臨時工管理服務費、臨時工培訓費和勞務市場收入等共計50余萬元。1996年11月,平山縣地稅局向就業局發出限期申報納稅通知書,其后又兩次發出限期交納稅款通知,但就業局均未按期履行。同年12月,地稅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第46條的規定為依據,對就業局處以罰款。就業局不服,提起行政訴訟。平山縣人民法院審理認為:
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前,應當依照行政處罰法第31條的規定,將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及法律依據告知當事人,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陳述和申辯、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依照第36條的規定,收集有關證據,依照第37條的規定,制作調查筆錄。這些工作,地稅局都沒有做?!ぁぁぁぁひ勒铡?a href='http://www.sdjlnm.com/susong/16.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54條第2項的規定,該決定應予撤銷。就業局訴稱自己不是納稅義務人,向其征稅是錯誤的;地稅局辯稱原告就是屬于納稅義務人,應當依法納稅,是行政執法實體方面的爭議。已經查明,該行政處理決定從程序上違法,依法應予撤銷,法院無需再就行政執法實體方面的爭議繼續進行審理。
本案中法院以程序違法為由判決撤銷、同時明確回避實體審查。這一做法是否妥當并非一個自明的問題。因為:盡管法院撤銷一個違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行為本身無可非議,但是,本案中雙方當事人在實體方面是存在爭議的;以程序違法為由的撤銷判決并沒有提示實體方面的司法判斷、也就不能保證這種爭議不會再次發展為行政訴訟。假設行政機關重新履行正確的程序作出一個內容與原來相同的新的行政行為,原告就這個新行為重新起訴,如果法院判斷新行為合法、則會使原告失望,如果法院判斷新行為違法、則等于沒有及時對原告的權利予以救濟[1]。
這個案例反映出,隨著行政程序法制的整備,我們必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行政訴訟中,法院在發現被訴行政行為程序違法的情況下,是應該當即以此為由判決撤銷該行為,還是應該接著進入實體審查?
二、中國的問題狀況
1、實定法
關于這個問題,我國的實定法沒有進行明確規定。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對相關規定的綜合解釋,在一定程度上推斷出我國立法者的態度。
我國《行政訴訟法》(以下簡稱“《行訴》”)第54條規定,人民法院對違反法定程序的具體行政行為判決撤銷或部分撤銷,并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這條規定意味著在我國,行政行為的程序違法可以單獨構成撤銷判決的適用條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累犯?構成特別累犯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1涉外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27在何種情況下合伙人可以要求分割合伙企業財產
2020-12-02醫療事故賠償中的舉證責任
2021-03-10未盡贍養義務有什么后果
2021-02-07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城管強制拆除違建程序是什么
2021-03-04二手汽車過戶流程是什么
2020-11-27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農村集體土地房屋可以遺贈嗎
2021-01-18違反試用期約定如何賠償
2021-03-17事業單位勞動糾紛是否可仲裁
2021-01-02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
2021-03-18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別,如何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28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