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公布(2002)第65號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2002)民四終字第10號上訴人(原審被告):**祥業房地產有限公司。住所地:福建省廈門市湖里區華昌路88——128號。法定代表人:顏*根,該公司董事長。委托代理人:伍*華,該公司職員。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財務有限公司。住所地:香港特別行政區干諾道中200號信德中心33樓3313室。法定代表人:梅*萍,該公司董事。委托代理人:范*麟,**建達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代理人:林*濤,**建達律師事務所律師。上訴人**祥業房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因與被上訴人**財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債務糾紛一案,不服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2001)閩經初字第4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由審判員王*允擔任審判長,代理審判員陳*忠、任*峰參加的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經審理查明:1994年11月18日,**公司與**公司簽訂一份《貸款協議書》,約定由**公司向**公司提供總金額3,000萬港元的貸款,貸款期限一年,年利率為20%,**公司將其開發的“**廣場”地塊抵押給**公司。**公司分別于1994年12月20日、1995年1月6日將總計3,000萬港元支付**公司。貸款到期后,**公司未能還款,本案雙方當事人經協商于1995年12月20日又簽訂了一份《借貸協議》,將《貸款協議書》項下款項的還款期限延至1996年12月20日。二審期間,本案雙方當事人確認,上述兩份協議均未經我國外匯管理部門批準登記。1998年10日8日,由于**公司仍未償付借款,**公司向廈門市湖里區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同日,廈門市湖里區人民法院簽發了(1998)湖民督字第01號支付令,該支付令已送達生效。1998年11月9日,**公司與**公司、**華星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簽訂一份《合同書》,約定**公司將其擁有的“**廣場”房地產開發項目轉讓給**公司,**公司按期將“項目轉讓金”**業公司支付給**公司,作為**公司償還貸款資金3,000萬港元。1999年11月12日,**公司與**公司、**公司又簽訂了一份《補充合同書》,約定**公司將其開發的“**廣場”房地產項目與**公司合作,共同成立“**豪園公司”,其中**公司占20%股份,**公司占80%股份,**公司為此應支付**公司“項目轉讓金”2,200萬港元,**公司分期將2,200萬港元**業公司支付給**公司(其中385萬元人民幣**業公司付到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1999年4月28日,**公司向**公司確認,截止1999年3月31日,**公司欠**公司借款利息7,694,520.70港元。2001年11月5日,**公司向原審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公司償付因調整項目轉讓金而產生的債務轉移差額款項800萬港元、由**公司代支付至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執行庭的385萬元人民幣(截止2001年9月30日,利息分別為336萬港元、1,024,100元人民幣)以及借款利息7,694,520.70港元。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在于**公司就本案向該院起訴是否屬重復起訴,**公司認為,廈門市湖里區人民法院(1998)湖民督字第01號支付令已生效,本案涉及內容均為支付令執行中遺留問題。**公司認為,因調整項目轉讓金而產生的債務轉移差額款800萬港元及因被告無力履行法院生效判決,而**業公司付到省法院的385萬元人民幣執行款是新的債權債務關系,應由被告承擔償付的法律責任,另被告欠原告借款利息7,694,520.70港元,經雙方結算予以確認也是新的債權債務法律關系,不屬重復審理。該院認為,被告因拖欠原告借款本金3,000萬港元及利息未還,原告于1998年10月向廈門市湖里區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1998年11月9日,原告、被告、**公司三方簽訂一份合同書,約定被告將其擁有的廈門“**廣場”房地產項目轉讓給**公司,**公司按期足額將“項目轉讓金”3,000萬港元償付給原告,作為被告償還原告貸款資金,合同簽訂后,**公司將定金300萬港元交付原告,合同生效履行。因此可以認定原告、**公司與**公司之問形成了3,000萬港元的債務轉移,即該生效支付令已履行了。1999年11月12日,上述三方在1998年11月9日合同基礎上簽訂一份補充合同書,由于廈門市政府對“**廣場”容積率進行調整,三方因此簽訂補充合同,該合同第二條約定:三方商定將項目轉讓金總價從3,000萬港元調整為2,200萬港元。第五條約定,在廈門市政府同意該項目延期開發批準文件下達后,**公司支付的定金轉為項目轉讓金。余下的項目轉讓金1,900萬港元分三期由**公司匯給原告指定的帳戶。同時被告承諾將在“**金秋豪園房地產有限公司”持有20%股份的權益連同今后廈門市政府賠償地塊的開發項目中的60%權益一并辦理抵押給原告。補充合同中三方約定項目轉讓金的調整,造成800萬港元的差額款,而該800萬港元又轉為被告對原告的債務。因此,該800萬港元已非原借款合同項下的借貸法律關系,同時被告欠原告支付到省法院的385萬元人民幣以及原告確認拖欠借款到期結算利息7,694,520.70港元均是新的債權債務關系,原告就這些債務關系向該院起訴,不屬重復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9年交通事故司法鑒定費用標準
2021-02-18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交通事故的處理期限是多久
2021-02-01家庭暴力如何認定,家庭暴力的認定方法
2020-12-17勞動合同到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4履行勞動合同的原則
2020-11-15如何終止勞動合同
2020-12-26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買兒童保險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問題
2020-12-07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投保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2-19土地承包經營權分類有哪些
2021-01-17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是什么意思
2021-02-132020年住改非拆遷補償政策是什么
2020-12-11遭遇司法強拆能否上訴
2021-03-11廣州舊城改造 居民回遷比貨幣補償更實惠
2021-02-09拆遷拿不到賠償標準怎么處理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