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院賣保健品的處罰(案例分析)
案例
我局執法人員在轄區婦幼保健院監督檢查時,發現該院藥房存放著一定數量的福施福膠囊(營養素補充劑),該產品標示批準文號為“衛進食健字[1998]第009號”,系原衛生部批準的進口保健食品。產品的外包裝上標注著“尤其適用于孕期和哺乳期婦女”及“出生缺陷干預工程產品”等藍色字體,生產日期為2011/07/27。執法人員根據線索,查驗了上述產品的供貨資質證明材料及進貨單據,并對相關人員進行了調查取證,調查得出以下結論:1、上述保健食品是醫院從外地某保健食品經營企業以每盒60元的價格購進的;2、醫院收款人員憑醫生處方,以每盒95元的價格銷售給患者共計63盒。
分析
醫院憑處方使用“保健食品”應認定其為藥品,直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以下簡稱《藥品管理法》)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具體有兩種情況:一是保健食品若與藥品同名,則視為“以非藥品冒充藥品”,依照被冒充藥品的標準進行檢驗,并載明檢驗結果”。二是保健食品與藥品不同名的,則視為使用未獲得藥品批準文號的藥品,即依據《藥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條第三款第(二)項,認定為假藥,按《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八條、《藥品管理法》第七十四條規定進行處罰。
二、相關知識
保健品是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宣稱具有治療功效。醫療機構是診療疾病的地方,需開立處方,凡診治疾病不得使用藥品和醫療器械之外的東西,不得使用保健品。否則按非藥品冒充藥品處理。保健品就是保健食品的簡稱。醫院不能銷售保健品當然是有法律依據的。醫院是醫療機構,是從事醫療的機構,我國法律規定,只有藥品、醫療器械才能宣稱具有治療功能,所以醫療機構必須使用藥品、醫療器械治療疾病,如果使用保健品那么視為非藥品冒充藥品。當然也有例外,比如醫院可以使用消殺品,因為消殺品并非治療功能,也不存在冒充藥品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所講述的關于醫療機構賣保健品的相關法律處罰與規定。醫院是救死扶傷的機構,我們都希望醫療機構不要忘記初心,當然我們的法律也是如此。如果相關知識還有想要了解的,歡迎咨詢我們的在線律師,很高興為您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鬧怎么判
2021-02-27事故認定書一直不出來怎么辦
2021-01-15打架輕傷需要什么證據
2020-11-22公司能扣員工多少工資,能全扣嗎
2021-03-16交通事故賠償技巧有哪些
2021-03-23我國各省市交通事故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標準
2021-02-01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支付訂金了不想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31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如何計算加班
2021-01-03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如何避免理賠糾紛受損
2020-11-27保險公司拒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3合作社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1執照沒注冊在拆遷地有補償嗎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