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罰法定原則
處罰法定原則是行政合法性原則在行政處罰行為中的集中的體現(xiàn),指行政處罰必須依法進行。其內(nèi)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處罰依據(jù)是法定的
由于行政處罰涉及到行政權的運用,關系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它組織的合法權益,因此行政處罰必須以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為依據(jù),凡是法律、法規(guī)或規(guī)章沒有規(guī)定進行行政處罰的,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均不得受行政處罰。
(二)實施處罰的主體是法定的
在我國,行政處罰是一種特定的行政權力,實施行政處罰的主體必須是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實施處罰。
(三)實施處罰的職權是法定的
具有行政處罰主體資格的行政機關或組織必須在法定的職權范圍內(nèi)行使行政處罰權,不得超越職權和濫用職權。所謂超越職權,是指行使行政處罰權的機關和組織超越了法定的權力。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行政機關行使了其他機關,如司法機關的權力。
2.甲行政機關行使了乙行政機關的權力。
3.下級行政機關行使了其上級行政機關的職權。超越職權的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所謂濫用權力,主要是指行政機關在行使行政處罰權時,畸輕畸重,或考慮不相關因素,胡亂行使處罰權力。在實踐中,最突出的作法是所謂的"罰態(tài)度",視相對方態(tài)度好壞決定處罰輕重。(四)處罰程序是法定的
行政機關適用行政處罰時,必須依照法定的行政處罰程序進行。程序合法是實體合法的保障。處罰機關在適用處罰中如果不嚴格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如立案、調(diào)查取證、聽證、期間、送達處罰裁決書等程序,就會損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違反程序所作出的處罰是違法的、無效的。
二、處罰公正、公開原則
公正,是指公平、正義。其基本精神是要求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辦事公道不循私情,平等地對待不同身分、民族、性別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公正是國家活動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公民所應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在行政處罰中,公平原則行為要求行政主體必須依法裁判,公平地處罰違法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做到同樣的違法行為受到同樣的處罰,不同的違法行為,不應受到同等的處罰。同時,必須以公正而無偏私的程序達到公正的結(jié)果。
在行政處罰的適用中,以下三種情況屬于違背公正原則:
二.同等情況,不同處罰。這是指兩個以上違法者在違法行為和情節(jié)方面相同,但處罰結(jié)果卻不相同。這種不公正的處罰既可以發(fā)生在同一行政機關對不同案件的處理上,也可以發(fā)生在同一行政機關對同一案件有兩個以上違法者的處理上。如甲乙二人的違法事實和情節(jié)相同,但公安機關對甲裁決拘留,而對乙只罰款50元,這顯然是不公正的。
2.不同情況,相同處罰。指兩個以上的違法者在違法行為和情節(jié)方面有較大差異,而行政機關卻不加區(qū)別地作出相同的處罰結(jié)果。
3.違反公正的程序。行政機關應當允許當事人有申辯理由的權利,無偏私,聽取雙方意見,說明理由,公開處罰過程及處罰的事實、證據(jù)、法律依據(jù)等,否則,即為違背公正程序。即使結(jié)果公正,而程序不公正的行政處罰也是違背公正原則的。
行政處罰公開原則是指行政處罰的依據(jù)及處罰中的有關內(nèi)容必須公開。具體表現(xiàn)為:
(1)作為行政處罰依據(jù)的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等法律文件必須事先公布,否則不能成為行政處罰的依據(jù);
(2)實施行政處罰的主體及具體人員的身分必須公開Z
(3)行政主體在作出處罰決定之前,必須向被處罰人公開處罰決定的事實、理由和依據(jù),并告知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權利;
(4)行政處罰的聽證會必須公開。
三、處罰與違法行為相適應的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實施的行政處罰,必須與受罰人的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zhì)。情節(jié)及社會危害程度相適應。其具體內(nèi)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行政處罰的種類與違法行為相適應。
2.行政處罰的輕重程度與違法行為相適應。
3.行政處罰的減免與違法行為相適應。
四、處罰與教育相結(jié)合的原則
行政處罰是法律制裁的一種形式,具有懲戒與教育雙重功能。處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過處罰達到教育的目的。行政主體在行政處罰的適用過程中,對違法者要始終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jié)合的原則,分別不同情況,區(qū)別對待、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對于情節(jié)顯著輕微,主動承認錯誤并能及時改正的,可以從輕或免予處罰。對于應予以行政處罰的行為,也要注意輕重之別,施以必要的,恰當?shù)奶幜P,從而達到特殊預防和教育的目的,收到較好的社會效果。
五、不免除民事責任,不取代刑事責任原則
這一原則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違法受到行政處罰,其違法行為對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違法行為構成犯罪,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得以行政處罰代替刑事處罰。
六、救濟原則
這一原則是"無救濟,則無權利(力)"這一行政法基本原則在行政處罰中的具體落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主體給予的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訴訟。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行政賠償要求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童眼睛被塞紙片,學校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07同居關系可要退回彩禮嗎
2021-01-26企業(yè)法律顧問資格許可尷尬落幕
2020-12-13股份有限公司股權可以贈與嗎
2021-01-04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幾個人以上打架算是涉黑
2021-02-17解除合同存在欺詐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13反家暴法規(guī)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政府回購房土地出讓金要交多少
2021-03-21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如何認定虛假勞務派遣
2020-11-28辭職的法律規(guī)定是什么
2020-12-22哪些糾紛屬于勞動爭議糾紛
2021-03-19人壽保險理賠有什么步驟,及需要準備的證據(jù)有哪些
2021-01-27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jù)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nèi)賠錢
2021-03-17高空拋物砸破天窗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