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資金周轉,劉某向張某借款3萬元,約定月利率為2‰,期限為半年。借錢到期后,劉某并未還款。張某多次要求劉某還款,劉某均以各種借口拖延還款長達近2年之久。在訴訟時效到期前,張某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還款付息,并支付逾期利息。在案件的審理中,合議庭查明,借款時人民銀行半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每月0.46‰,四倍即1.84‰,而三年期的貸款基準利率為每月0.55‰,四倍即2.2‰。合議庭在確定雙方借款的約定利率及逾期利率是否超過人民銀行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產生分歧。
【分歧】
第一種意見認為,應按三年期利率計算借款利息上限,認定月利2‰未超過基準利率的四倍。雙方雖然約定是借款期限為半年,但劉某無故拖欠借款不還,占有使用該款時間長達兩年半,從維護社會誠信,保護原告方利益的角度出發,也應當按三年期計算利率上限,不能讓被告劉某從不誠信行為中反而獲利。
第二種意見認為,應按照半年期利率計算,已超過基準利率的四倍。理由是原告存在過錯,在借款到期后未及時向法院起訴,不能因為他不起訴導致被告遭受更大利率的懲罰,因為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懶惰者。
第三種意見認為,應按照半年期利率計算,已超過基準利率的四倍。因為利率是雙方訂立合同時就已經確定,逾期部分“利息”并不是基于合同產生的利,而是基于違約產生的債。也就是說,原被告雙方在訂立合同時,約定的利率就已經超過銀行貸款基準利率四倍,超出部分不會因時間的長短而變得合法。因此,雙方借款的利率只能按照雙方約定的合法利率計算利息,而違約之后的“利息”,則是因為被告違約而應承擔的責任。
【評析】
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對逾期未還“利息”性質認定上,即該部分“利息”是屬于合同之“利”還是違約之“債”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通知》第六條規定“當事人僅約定借期內利率,未約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以借期內的利率主張逾期還款利息的,依法予以支持。”從字面上理解,似乎逾期還款依然計算利息。但此“利息”并非基于合同而產生的“利”,而是依據雙方合同約定的利率為依據計算出來的“利息損失”,即原告因為被告的違約而產生的損失。
利息只能是基于借款合同的約定而產生。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也認為未約定利息的民間借貸不計算利息。但違約之債產生的基礎則是合同一方違約。同樣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了未約定利息時,出借人主張自逾期還款之日起的利息損失的,依法予以支持。這充分說明了在有期限的民間借貸中,期限內按照約定支付利息。逾期,則依據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損失。而支付利息損失就是法律對不誠信行為的懲罰。
具體到本案,原、被告雙方借款合同成立時,約定的期限為半年,約定2‰的月利率就已經超過了當時人民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這個事實不因為經過了多少時間而改變,即借款合同成立時,月利率上限是1.84‰。劉某逾期未還,之后承擔的是逾期違約的責任,而逾期利率計算的依據也應是原合同約定的合法利率上限,即1.84‰,因此雙方約定的2‰的利率超過了人民銀行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不予保護。
而對于意見二中認為原告怠于行使起訴權利的意見,筆者認為法律已經規定了2年的訴訟時效,在此時效內選擇何種方式來保護權益是當事人自己的權利。只有超過2年的訴訟時效時,法律才認為其怠于履行權利,才會讓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因此,怠于行使起訴權利的認定及其法律后果法律本身已經界定,因此原告并不存在過錯。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般醫療事故賠償幾萬
2021-01-25土地劃撥協議怎么寫
2020-11-28對接第三方支付要多久
2020-12-22小企業怎樣增加注冊資本
2021-01-27公司分立無效的原因
2020-11-24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外嫁女兒能繼承遺產嗎
2021-02-15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錄用通知能否撤回
2021-03-17貨品合同乙方中途終止怎么賠償
2020-11-12人身意外險賠償給誰
2020-12-22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海事保險合同有哪些規定?
2021-03-02快遞被燒了物流公司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2020-12-14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