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從哪些方面來看借款合同是否具效力
一、進行非法活動的借款合同無效
《經濟合同法》規定“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合同無效。最高院1991年7月2日作出的《借貸意見》規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為了進行非法活動而借款的,其借貸關系不予保護。”比如有的企業見炒股或者買賣煙草賺錢,便買通金融機構某些承辦人編造假的貸款理由如擴大再生產、購買原材料等簽訂借款合同貸出款項,這種違反政策和法律的借款合同無效。
二、欺詐、脅迫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無效
《合同法》規定“一方以欺許、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無效。《借貸意見》規定“一方以欺許、脅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形成的借貸關系,應認定為無效。”因為此意見是在1991年作出的,與當時的《經濟合同法》的規定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合同法》限制了無效合同的范圍。僅規定了欺詐、脅迫形成的合同當其損害了國家利益時才認定為無效合同。而對此種情況規定了當事人有權申請撤銷和變更。所以在掌握是否無效時應該與原來的認定有區別。不能把可以撤銷和變更的合同當無效認定,否則會在適用法律上出現錯誤。
三、企業之間的借貸合同無效
《合同法》之所以在規定兩大類借款合同糾紛中沒有將企業間的借貸納入,其主要原因是該種借貨關系不受法律保護,不是我國法律所認可的合法合同。因為任何國家都有自己特有的經濟秩序和金融秩序。只有金融機構有權經營借貸業務,如果任何企業都可以經營金融業務從事借貸我國的金融秩序就亂了,那就不需要金融機構的存在了。借款人未按判決確定的期限歸還本金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利息。”
四、不具備借貸主體資格的金融機構從事借貸業務的借款合同無效
在金融機構內部也有明確的分工,可以從事借貸業務的是其中的一部分機構。其他內設機構和下屬部門只有一些行政事務或吸收存款的業務,絕對沒有對外進行借貸的業務。這些部門如果因為手中掌握一些資金,為了得到利息,而進行借貸,其簽訂的合同也是無效的。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總結的,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的行政責任
2021-01-11政府欠動遷款不給怎么辦
2021-03-09老師打學生致殘學校是否要承擔責任
2021-03-10申請減刑假釋滿足哪些條件
2020-11-13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員工不勝任現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北京市是經濟性裁員標準
2021-01-17年金保險指的是什么
2020-12-09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男友是否可以給女友投人身保險
2021-02-05對方全責異地保險理賠需要哪些資料
2021-01-16掛假牌子車肇事保險賠嗎
2020-12-05如何進行保險索賠呢
2021-01-13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車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1-09機動車被洪水沖走了可以找保險公司賠嗎
2021-01-22機動地承包年限有規定嗎
2021-01-25土地承包中的發包方與承包方指的是什么
2020-11-16拆遷房屋錯誤能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