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人欠錢后死了錢找誰要,債務人死了怎么辦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繼承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債務人死亡案件牽涉到繼承人、受遺贈人、繼承參與人和他們相互之間以及他們與原告(債權人)、集體組織、其他公民之間所發生的析產、遺產管理、清償債務、繼承、遺贈等權利義務關系。具體訴訟中適格的被告是誰,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原告起訴時,在訴狀中將死亡的債務人列為被告的處理。
我國民法通則第九條規定,“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出生,終于死亡”。民事權利能力是成為民事主體的前提條件。債務人死亡后,已喪失民事權利能力,喪失民事主體資格。起訴時,原告將死亡的債務人列為被告的,人民法院應依法通知原告變更適格的主體,原告拒絕變更的,依法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
二、原告起訴時將數個繼承人中一部分列為被告的處理。
人民法院應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必須共同進行訴訟的當事人沒有參加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其參加訴訟”的規定,通知享有繼承權的其他繼承人作為本案被告參加訴訟。在繼承開始后,被繼承人的一切財產權利至遺產分割前這段時間內均歸繼承人共同共有。我國繼承法對此雖無明文規定,但從我國國情出發,我國財產繼承存在著分割前的共同共有階段,共同共有人對被繼承人的債務負連帶清償責任,各共同共有人應參加訴訟。
我國繼承法沒有詳細規定債務清償的時間問題,但是根據繼承法的原則精神,應在被繼承人死亡之時起到遺產分割前先對被繼承人的債務進行全部清償,如有剩余,對剩余的遺產在繼承人中間進行分割。這樣可避免遺產分割后,在債權人有數人時,再辨別哪個債權人的債權由哪個繼承人負責清償的難題,也可以避免因繼承人生活困難,其繼承得來的遺產已被處理掉,難以估價,可能損害債權人利益。
三、原告起訴時,遺產分割結束,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債務清償原則按其繼承份額由各繼承人按比例清償,法院應通知所有參加分割遺產的繼承人作為共同被告參加訴訟。
四、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明確表示放棄繼承的處理。
按一般的民法原理講,它的生效時間應溯及到繼承開始時,放棄繼承的內容既包括放棄遺產的繼承,又包括對被繼承人債務的清償,從繼承開始時到遺產分割結束與放棄繼承者無關,也就談不上負擔清償被繼承人所欠的債務,法院不應追加放棄繼承的繼承人參加訴訟。
五、遺產管理人參加訴訟問題。
我國《繼承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存有遺產的人,應當妥善保管遺產,任何人不得侵吞或爭奪”。這一立法精神表明遺產管理人是存有遺產的人,按照我國生活習慣,存有遺產的人一般多是繼承人,在有幾個繼承人并存的情況下,存有遺產的繼承人為遺產管理人。有繼承權的繼承人同時又是遺產管理人的,應是債務人死亡案件的被告。
六、放棄繼承的繼承人對被繼承人與其共同共有財產析產前,對共同共有財產中被繼承人的遺產實施保管的,人民法院應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通知其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七、債務人死亡后,雖有繼承人、受遺贈人,但他們都放棄繼承權、受遺贈權,或者沒有繼承人、受遺贈人。
存有遺產的遺產保管人為本案被告。但死者的遺產沒有人管理時,我國繼承法雖無明文規定,但社會習慣由死者生前所在單位或所在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主要遺產所在地的基層組織負責保管遺產。對爭當或拒絕充當遺產管理人,會造成對遺產的損壞散失,直接損害債權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利益的,債權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可申請人民法院依法指定遺產管理人。債權人在被指定的遺產管理人拒絕清償債務時,可以將遺產管理人為被告提起訴訟。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債務人欠錢后死了錢找誰要,債務人死了如何處理”問題進行的解答,債務人死亡案件牽涉到繼承人、受遺贈人、繼承參與人等多方面的關系,需要綜合具體的情況進行處理。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函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09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哪種情況下必須通過訴訟程序才能離婚
2021-01-01婚姻關系中的共同收益包括什么
2020-12-26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有關保險公司的問題有哪些
2021-02-19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教職員工校方責任險到底應該賠償給教育局還是教師家屬
2021-01-22農村承包荒山的優惠政策是什么
2020-12-03國地稅合并土地出讓金怎么分配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