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有行政監督權嗎
有行政監督權。
行政監督概述
(一)行政監督的概念及其要義
行政監督是指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依法享有監督權的組織和個人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的行政管理活動進行審視、評價與查糾。
主體:政黨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傳媒、人民群眾和行政相對人。
對象: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
客體: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行使權力、履行公務的行政行為。
目的:確保行政行為的合法、合理與有效,以保障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本質:一種限制、約束、規范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之行政行為的政治法律活動,是現代社會人民主權原則與法治原則的要求和體現。
現代民主政治結構中的行政監督是一種法制監督。
(二)行政監督的作用
行政監督之所以如此被重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和意義。行政監督的作用主要有:
1.評價作用
各監督主體根據黨和國家的政策、法律、法規,根據行政管理的各項科學標準.對行政管理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正當性、有效性進行審查與評價,使有關行政主體明確行政活動的是非優劣,以資改進。
2.預防作用
行政監督從時序上看,可分為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三種。對行政管理活動實施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有效地預防和杜絕各種違紀或不當的行政行為。
3.補救作用
通過事后監督,采取積極有力的措施予以補救,把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并給予利益受損的集體和公民適當的賠償或補償。
4.改進作用
行政監督是一個發現問題、揭露弊端、提出批評、幫助改進的過程,幫助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改進工作方式和方法,轉變工作態度,增強工作能力,從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和效率。
5.教育作用
行政監督的類型
行政監督包括內部監督(政府自我監督)和外部監督。
內部監督又分為一般監督和專門監督:
1.一般監督主要指層級監督。
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上、下級行政隸屬關系上產生的一種相互監督的關系和活動。
一般監督是行政機關內部監督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為廣泛的一種監督,具有直接性、經常性和廣泛性等特點。
2.專門監督分為行政監察和審計機關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審計監督。
外部監督:
1立法監督
2.司法監督
3.政黨監督
4.社會監督
5.輿論監督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事業單位是具有行政監督權的,一般是對于內部監督來說是比較常見的。一般情況下可以,是下級對上級的監督,也可以是上級對下級的監督,平級之間進行監督,也是可以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流押條款和流質條款是什么
2021-02-12股權繼承程序要更名嗎
2021-03-07圍繞注冊資金 公司法大修
2021-01-14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購房解約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3船舶代理費誰支付的
2021-02-12網賭立案后會怎么處理
2021-02-27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占用河灘地如何處罰
2021-02-12房產證抵押貸款還需要銀行流水嗎
2021-01-05經濟賠償金是什么
2021-01-24簽約后沒幾天就離職要扣錢嗎
2021-03-11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2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保險合同有效期究竟有多久
2020-11-12保險法修訂免責條款的方法有哪些
2021-03-10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有哪些以及如何登記
2021-02-11拍賣的房子有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