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有行政監督權嗎
有行政監督權。
行政監督概述
(一)行政監督的概念及其要義
行政監督是指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依法享有監督權的組織和個人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的行政管理活動進行審視、評價與查糾。
主體:政黨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傳媒、人民群眾和行政相對人。
對象: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
客體: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行使權力、履行公務的行政行為。
目的:確保行政行為的合法、合理與有效,以保障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本質:一種限制、約束、規范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之行政行為的政治法律活動,是現代社會人民主權原則與法治原則的要求和體現。
現代民主政治結構中的行政監督是一種法制監督。
(二)行政監督的作用
行政監督之所以如此被重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它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和意義。行政監督的作用主要有:
1.評價作用
各監督主體根據黨和國家的政策、法律、法規,根據行政管理的各項科學標準.對行政管理活動的合法性、合理性、正當性、有效性進行審查與評價,使有關行政主體明確行政活動的是非優劣,以資改進。
2.預防作用
行政監督從時序上看,可分為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后監督三種。對行政管理活動實施事前監督和事中監督,有效地預防和杜絕各種違紀或不當的行政行為。
3.補救作用
通過事后監督,采取積極有力的措施予以補救,把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并給予利益受損的集體和公民適當的賠償或補償。
4.改進作用
行政監督是一個發現問題、揭露弊端、提出批評、幫助改進的過程,幫助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改進工作方式和方法,轉變工作態度,增強工作能力,從而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和效率。
5.教育作用
行政監督的類型
行政監督包括內部監督(政府自我監督)和外部監督。
內部監督又分為一般監督和專門監督:
1.一般監督主要指層級監督。
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上、下級行政隸屬關系上產生的一種相互監督的關系和活動。
一般監督是行政機關內部監督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為廣泛的一種監督,具有直接性、經常性和廣泛性等特點。
2.專門監督分為行政監察和審計機關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審計監督。
外部監督:
1立法監督
2.司法監督
3.政黨監督
4.社會監督
5.輿論監督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事業單位是具有行政監督權的,一般是對于內部監督來說是比較常見的。一般情況下可以,是下級對上級的監督,也可以是上級對下級的監督,平級之間進行監督,也是可以的。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內容包括什么
2020-11-17非法集資法人不知情會受罰嗎
2021-03-13監察機關留置最長期限
2020-11-30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的規定
2021-01-16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女方出軌懷孕是否犯法,如何收集出軌證據
2021-02-22打架斗毆如何如何處罰
2021-01-082005年度工傷賠償標準(浙江省)
2021-03-15合同保全是什么
2020-12-24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產品質量責任保險
2021-01-18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本案的保險理賠依據如何確定
2021-02-25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1-04交通事故發生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6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人傷理賠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22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