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貫徹一事不再罰原則還存在一定問題:
一、《行政處罰法》對“一事不再罰”處罰主體的表述欠缺唯一的確定性。對幾個機關都有管轄權的違反行政管理法律;
二、《行政處罰法》的“一事不再罰”原則對適用法規時的沖突沒有提供合適的沖突適用規則。相信隨著行政法治的發展與完善,這些問題都會得到解決
行政處罰是國家特定行政機關依法懲戒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個人、組織的一種行政行為,屬行政制裁范疇。行政處罰作為一種法律制裁,是對違反行政管理法規的行政相對人的一種懲戒、教育手段。目的是使相對人今后不再重犯同一違法行為。
我國《行政處罰法》第24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按此規定,一事不再罰可界定為:行政主體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同類(罰款)的行政處罰。也就是說,行為人的一個行為無論是違反一規范,還是數個規范,受一個行政主體管轄,還是數個行政主體管轄,可以給予兩次以上的行政處罰,但如果是罰款,則罰款只能一次,另一次處罰可以是吊銷營業執照或其他許可證,也可以是責令停產停業,還可以是沒收等,只是不能再罰款。由此可以看出,行政處罰法規定一事不再罰的范圍是有限的,僅僅限制的是二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而不限制其他行政處罰種類的第二次或多次適用,在我國目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處罰種類繁多、職權交叉重疊的情況下,仍不足以解決多頭處罰、重復處罰的問題。可以說,這條規定反映了一事不再罰原則理論上的不成熟和迫切的現實需要之間的矛盾及其協調。但我們不能據此來否認一事不再罰原則的存在,這條規定正反映了一事不再罰原則的立法旨意和精神,只是由于理論上不成熟。
對一事不再罰原則的理解首先是對“一事”即“同一個違法行為”的理解和認識。所謂“違法行為”指當事人違反行政法規范的行為或者說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而非其他違法或違紀行為。“同一個違法行為”是指當事人實施了一個違反行政法規范的行為或者說一個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當事人在客觀上僅有一個獨立完整的違法事實。理解這一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同一個違法行為是指一個獨立的違法行為而非一類違法行為。第二,同一個違法行為在實施的主體上,是同一違法行為人。第三,同一個違法行為是指一個違法事實而非一次違法事件。第四,同一個違法行為,指的是該違法行為的全貌,如果違法行為人針對該行為向行政處罰主體作了重大欺瞞,且該欺瞞導致處罰主體對該違法行為的定性和施罰產生重大影響,則處罰主體在第一次處罰后可以根據新查明的事實情況對違法當事人追加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眾籌和非法集資的區別
2021-02-27填寫支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1怎樣打離婚官司,律師怎樣協助調解離婚
2021-03-17交通事故處理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4房產抵押貸款只能5年嗎
2021-03-18部門取消可否成為企業單方調崗的合法理由
2020-12-09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團體意外險受益人可以是單位嗎
2021-01-30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什么是貨運保險合同
2020-12-23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人身保險理賠范圍有哪些
2021-03-10保險公司誘導投保人相似補償型保險產品怎么辦
2021-01-16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購買旅游意外傷害保險警惕四誤區
2020-11-15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2)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