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設債務轉讓的情形怎么認定
一、預設債務轉讓應建立在有效的合同基礎上
債權人、債務人和第三方在書面確立債務形成后轉讓為第三方履行時,首要的條件是合同的本身無瑕疵,履行后所形成的法律后果與合同約定相一致。因為預設債務轉讓約定并非是獨立的合同,而是依附在其他的合同中,如借款合同中約定借款人的債務由第三方承擔,此債務是預設性的,只有在借款合同履行完畢后,對第三方才有約束力。其次是合同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規定或存在會導致合同無效的原因,如出現這種情況,風險責任最終會歸責于債權人,使債權人利益受損。故合同的三方在確立債務轉讓時,應當對合同的內容進行嚴格的審查,確認合同內容并無違反法律規定和合同實施后的法律后果與合同內容的約定相一致,這樣才能使債權人的利益得以維護。
二、有嚴格的合同履行過程,則不應適用預設債務轉讓
所確立的合同中,在實施的各個環節有多處約束和監督,其中一個環節出現了錯誤,則易導致合同瑕疵,使債權人的利益受損。如在建設工程合同中所應嚴格確立的施工主體資質,施工工程質量、進度、驗收、交付使用、工程款的支付等各個環節均應符合合同約定和法律規定,第三方才應承擔還款義務。而在實施過程中,其中一個環節出錯,則易使債權人利益受損,而對所損失部分則三方未作約定,導致第三方對合同的損失部分不承擔責任,三方所確立的預設債務轉讓也不再對第三方有約束力。因此,在預設債務的合同中,應當是法律關系相對簡單,容易理清的借貸合同或事實比較清楚的貨款合同,對法律關系比較復雜的建筑工程合同或其他較易引起爭議的合同,則不易適用。
三、區分預設債務轉讓的約定僅是償付行為還是具有擔保行為
權利義務對等原則是雙務合同的一項重要原則,但當事人在債務轉讓合同所確立第三方承擔責任,則是為了便于債權實現的最大化。在合同簽訂時,三方當事人往往錯誤地理解了債務轉讓,認為債務人只有在無法履行債務的情況下,才由第三方承擔還款義務。從法律關系上講,這種約定應是第三方對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的債務擔保,而對于債務人并無免責權,第三方與債務人對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如借款合同中約定借款人在無法償還的情況下,由第三方進行償還。這種約定顯然不是預設債務轉讓,是事實擔保關系,盡管約定的并不明確,但法律上仍視這種情形不是加入行為,而是擔保行為。故在審判實踐中,應嚴格區分這兩種法律關系,以免混淆而錯判。
以上就是由律霸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預設債務轉讓的一些相關要點,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成立前提是什么
2021-03-18公司單方面發離職證明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0交通事故類網友問答
2021-02-20破產過程中債權債務能否抵消
2021-02-17對移送或指定管轄的裁定
2021-02-20被執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違法合同簽了算數嗎
2021-01-31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應該怎么辦
2021-01-25解除勞動合同后是否要遵守競業限制
2021-03-10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公司員工購買人身意外保險相關事宜
2020-11-29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哪些事故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險賠償范圍
2021-02-06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是怎樣解除的
2020-11-25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保險合同不足額投保賠償糾紛的理賠是怎樣的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