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債權轉讓的法律后果
假債權轉讓的,是以欺詐手段實現債權轉讓,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撤銷轉讓行為。
當事人虛假債權轉讓會造成哪些糾紛問題
從目前出現的虛假債權轉讓糾紛看,有以下幾個類型:
(1)真債權假合同。銀行在轉讓債權時,債權是真實存在的,但因借款合同等手續欠缺而偽造合同等借款手續。受讓人行使權利時,債務人不予認可,或即使銀行提供證據證明債權真實存在的,受讓人以與轉讓的合同非同一筆債權之由而要求銀行承擔責任而形成糾紛。
(2)剝離前已受清償。剝離前債務人確已向銀行全部或部分履行,在某種情況下,如法院已執行,但由于銀行自身的失誤未能核銷,以致將本已受清償的債權轉讓。受讓人發現后形成糾紛。
(3)剝離前變現抵押物或扣押物。債權設定有抵押權,或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銀行通過對物的處置變現實現了部分債權。僅如此,與第1種類型并無不同,實踐中的情況是:由于銀行在變現時,大多與債務人未再訂立合同,故受讓人往往并不按銀行實際變現數額來請求,而是按抵押物所擔保的全部債權來認定虛假債權數額。在債務人同意以物抵債的情況下,受讓人則主張銀行接受了以物抵債,如未明確約定按變現價值確定抵債數額,則應視為是對全部債之沖抵。雙方就此意見分歧引起糾紛。
(4)新貸還舊貸。銀行已通過新貸還舊貸的方式變更合同,但轉讓時失誤將舊貸手續作為債權依據交付,或舊貸手續本不規范,在審計檢查活動中為掩蓋不規范貸款,自行劃轉資金還舊貸,但未訂立新的合同,轉讓時仍將原手續作為債權依據。受讓人受讓債權后,以手續所表明的債權已清償之由對銀行提起訴訟。
(5)法律上不能。債權轉讓前,因銀行原因造成債權難以實現,但轉讓時未明確說明。受讓人以銀行未盡義務之由要求銀行承擔責任。(6)轉讓后銀行又接受債務人清償而產生的糾紛
假債權轉讓的,是以欺詐手段實現債權轉讓,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請,撤銷轉讓行為。如果第三人請求撤銷假債權轉讓行為的,需要承擔舉證責任。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軍人干部的配偶條件有哪些
2020-11-25第三方支付代扣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3交通違規罰款收取的滯納金會超過本金嗎
2020-11-20沒有責任認定書能起訴嗎
2021-03-25老年癡呆癥老人,可以設2個監護人嗎
2021-02-03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房產確權后可以變更嗎
2020-12-19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勞動爭議案件拘留多久
2020-11-10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保險受益人具有怎樣的法律制度
2021-03-11土地承包方式有哪些
2021-03-25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什么效力
2020-11-17承包荒山植樹造林政策
2021-01-19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2-02土地轉讓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05某土地轉讓合同糾紛請求市政府協調解決的請示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