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申請復制病例的申請人有以下三類:
(一)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
(二)死亡患者近親屬或其代理人;
(三)保險機構。
根據《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中的明確規定,死亡病歷討論記錄、病程記錄等主觀病歷不能復印。 只能復印客觀病歷記錄,包括如下:
《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下稱《病歷規定》)實施后,病人可以向醫療機構申請復印病歷,包括:門(急)診病歷和住院病歷中的住院志(即入院記錄)、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治療)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報告、護理記錄和出院記錄,但這些病歷資料只是客觀病歷記錄,并不包括主觀病歷。
按照《病歷規定》的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醫務科)或者專(兼)職人員應當在患者或者代理人在場的情況下,封存包括“死亡病歷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等在內的主觀病歷。
按照有關規定,如果急診搶救,允許醫生在完成搶救后的6個小時內補記病歷,而一般住院病人的入院記錄,醫生可以在24小時內完成,首次病程記錄在8小時內完成。
檢驗結果要在24小時內歸檔 :《病歷規定》中的很多規定對醫生和醫院的行為作出了規范,這對保障病人的權益起了積極作用。例如《病歷規定》第九條規定,“醫療機構應當將門(急)診患者的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等在檢查結果出具后24小時內歸入門(急)診病歷檔案。”
《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病歷至少要保存15年,大醫院開始把過去的病歷掃描成膠片,做成微縮光盤,保存時間比之前要長久。
申請復制病例需要提供的有關證明材料有以下五類:
(一)申請人為患者本人的,應當提供其有效身份證明;
(二)申請人為患者代理人的,應當提供患者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明、申請人與患者代理關系的法定證明材料;
(三)申請人為死亡患者近親屬的,應當提供患者死亡證明及其近親屬的有效身份證明、申請人是死亡患者近親屬的法定證明材料;
(四)申請人為死亡患者近親屬代理人的,應當提供患者死亡證明、死亡患者近親屬及其代理人的有效身份證明,死亡患者與其近親屬關系的法定證明材料,申請人與死亡患者近親屬代理關系的法定證明材料;
(五)申請人為保險機構的,應當提供保險合同復印件,承辦人員的有效身份證明,患者本人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證明材料;患者死亡的,應當提供保險合同復印件,承辦人員的有效身份證明,死亡患者近親屬或者其代理人同意的法定證明材料。合同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法解雇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9單位如何為員工報醫藥費,需要哪些手續
2021-03-04購買公司股權是否承擔之前債務
2021-01-10專利初步審查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4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主合同解除后擔保合同還有效嗎
2021-02-12二審上訴變更訴訟請求的處理及風險
2021-01-09車子財產保全怎么保
2021-02-28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非法辭退員工一定要經過勞動仲裁嗎
2021-02-01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誰需要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
2020-12-06簽訂承包協議算勞動合同嗎
2021-03-25土地承包權可以抵押嗎
2020-11-16私房補交土地出讓金是賣方交嗎
2020-11-11國有土地出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3-02土地征用與土地轉讓是什么意思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