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解除合同后,當事人不在履行合同相關義務。但是在解除合同后能否主張違約金呢?答案當然也是可以的,但是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這個根據我國合同法知道在合同解除后,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且有權要求賠償。下面我們來和律霸小編一起了解下“解除合同能否主張違約金”。
解除合同后能否主張違約金
合同解除后,當事人能否主張違約金,就法學方法論而言,不能一概而論,應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而定。
司法實踐中,對于解除合同能否適用違約金責任的問題存在較大的爭議。一種意見認為,合同解除是合同自始失去效力,賠償損失的范圍不包括可得利益的損失,按照《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司法實踐中,對于解除合同能否適用違約金責任的問題存在較大的爭議。一種意見認為,合同解除是合同自始失去效力,賠償損失的范圍不包括可得利益的損失,按照《合同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因此被違約方不能提出給付違約金的要求。另一種意見則持截然不同的觀點,認為被違約方可以要求對方給付違約金。
1、 合同解除后違約責任條款仍然有效。合同解除是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的情形之一。《合同法》第98條規定:"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其中的結算和清理條款,當然也應當包括違約金條款。因此,在合同因為一方違約而另一方依法解除的情況下,合同約定的違約條款仍然是合法有效的,被違約一方仍然可以請求違約金之給付。
2、不支持要求給付違約金與合同法立法目的不符。合同法的立法目的顯然是鼓勵交易,鼓勵甚至獎勵守約,而不是鼓勵違約。在因違約導致一方行使解除權的糾紛中,常常存在非違約方的損失難以計算或者損失過小的情況。如果非違約方不能主張違約金給付請求權,合同就容易出現隨時終止的危險。此時,違約方往往就會規避義務,主動表示要求解除合同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以促使對方行使解除權。人總是趨利的動物,這只會導致更多的人因此違約,從自己的違約行為中獲得不正當的利益,交易秩序將會處于極度的不穩定之中。這顯然與合同法目的是不相符的。而在諸如訴訟中的委托代理合同、技術合同中委托開發合同等以智力勞動成果為客體的合同中,代理人或開發人的損失總是難于計算的,如果不賦予他們違約金請求權,將使他們受到極為不公正的待遇,法律將失去維護公平原則的底線。
3、民法意思自治的基本原則支持被違約方解除合同后可請求違約金。許多合同在諸如"如付款方無故解除合同,價款不退;收款方解除合同則應返還價款",或者"如一方無故解除合同,應給予對方違約金X元"等約定。按照意思自治的基本民法原則,只要不違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不違背社會公序良俗,雙方真實意思表示的合同都可以成為合法有效的合同。因此,如果我們否決非違約方在此種糾紛中要求對方給付違約金的權利,顯然妨礙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這與民法的基本精神是不相符合的。
4、我國的違約金制度是一種補償性為主,懲罰性為輔的制度。在本質上,合同當事人在多數場合里約定的違約金是對受害方的損失進行填補。因此,非違約方向違約方主張的違約金并不是可期待利益,而只是待彌補的損失。
以上我們知道,在我國的合同法中,對于解除合同能否主張違約金規定不是十分明確,但是根據我國的司法實踐可知若在解除合同后違約條款仍然可以申請違約金,還有在解除合同時被解約方也可以申請違約金。同時我國違約金補償為主 、懲罰為輔的原則來處理。我們的司法還要求不支持與立法目的不符的違約金要求。對此我們對于解除合同能否主張違約金的問題,涉及的原則復雜,如果您需要有關這方面的信息,您可以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
解除合同的途徑都有哪些?
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合同終止和合同解除的區別在哪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庫買賣合同
2020-12-07房屋租賃合同不得超過幾年
2021-02-02包裝相似度多少算侵權
2020-12-08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民法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0-11-17公司非破產清算有哪些操作流程及要點
2020-11-18買小產權房要走什么程序
2021-03-23競業禁止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08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定值保險合同的定義是什么
2021-03-21掛靠單位買保險車主該向誰索賠
2021-03-05哪些人能申領失業人員養老保險
2020-12-03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保險代理人的職能有什么
2021-01-03保險受益權相關法律問題探析
2021-02-02拆遷后無法安置房屋該怎么賠償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