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代替“欠條”債主錢可能打水漂
“協議”規定的是“合同關系”,“欠條”才是真正規定雙方債權、債務關系的書面依據。用“協議”代替“欠條”的話,債主的錢可能打水漂。
案情:
張某向朋友李某借了5萬元錢用于周轉生意,借錢時李某非常“謹慎”地與張某簽了一份書面“協議”。協議規定:“李某于2010年12月1日匯入張某銀行賬戶5萬元,作為張某的生意周轉金,張某必須在一個月后2011年1月1日匯入李某賬戶5萬元。”之所以簽協議,是因為李某自認為“協議書”較之欠條更具有法律效力。5萬塊錢一出一進,就相當于“借出”和“歸還”的意義,自己不會有任何損失。可是事與愿違,規定的“還款”日期已經到了,而張某卻躲了起來。拿著協議的李某找到律師幫忙,沒想到得到的答復是“協議上沒有明確規定雙方的債務關系,舉證、訴訟困難”的答復。
律師分析:
“協議”規定的是“合同關系”,“欠條”才是真正規定雙方債權、債務關系的書面依據。市民在發生債務關系時必須持有書寫規范的欠條,明確債權、債務關系,借款、還款時間以及借款用途等詳細條目,而用所謂“協議”來代替欠條的做法非常欠妥。本案中,李某在協議上只是寫到“匯入張某銀行賬戶5萬元作為張某的生意周轉金”,這一點在他人看來可以理解為張、李之間有貿易關系或金錢往來,而非是“借錢”的債務關系。所以,李某必須舉證自己把錢借給張某且張某已經收到錢,而同時張某也必須承認作出按期歸還承諾的事實才可能追回借款。這三者缺一不可,否則訴訟維權困難。
目前,李某已經收取到自己匯款時銀行的監控錄像和匯款單,據李某說,當日陪同自己到銀行的是張某和另外一位朋友,所以有證人能夠證明張某找自己借錢的事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的相對性法律規定
2021-03-18抵押合同早于借款合同有效嗎
2021-02-05非法征地該怎么辦
2021-02-03侵權間接損失賠不賠
2021-02-24股權變更登記行政機關未盡義務如何維權
2020-12-0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離婚后財產糾紛案件收費標準的請示的復函
2020-12-20夫妻一方與小三約定分手費,另一方可以主張返還嗎
2021-01-15土地使用權是否屬于他物權
2021-03-20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房屋中介違約應該怎么賠償
2021-01-04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勞動關系糾紛解決方式
2020-11-15實習證明怎么開
2021-02-08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主合同、保證合同與保證保險合同能否合并審理
2021-02-21買保險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28公眾責任險承保方案
2021-01-10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需要理賠
2020-12-19什么是商業代理?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