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醫療事故進行分級,其實也就是根據患者的傷殘程度做出相應的等級鑒定,然后用于判斷此次醫療事故的嚴重程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賠償。那么,你知道醫療事故如何分級嗎?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了解。
一、醫療事故如何分級
根據醫療行為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把醫療事故劃分為四級:
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
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
二、醫療事故分級有哪些作用
1、醫療事故的分級直接涉及對患者的賠償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49條規定:“醫療事故賠償,應當考慮下列因素,確定具體賠償數額:
(1)醫療事故等級;
(2)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
(3)醫療事故損害后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2、醫療事故的分級還涉及衛生行政部門對醫療事故的行政處理和監督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38條第2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接到醫療機構的報告或者當事人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之日起7日內移送上一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1)患者死亡;
(2)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3)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3、醫療事故的分級涉及衛生行政部門對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和有關醫務人員的行政處罰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5條規定:“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于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
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并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因此,劃分醫療事故等級,也是正確處理醫療事故的主要依據之一。
在我國醫療事故的分級是根據不同的傷殘情況分為了四級的,但是在這四個等級當中卻又細分了一些小的等級劃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律霸網站的相關欄目進行深入了解。要是在處理醫療事故的過程中遇到什么問題的話,可以向我們的律師尋求法律幫助。
醫療事故鑒定的作用是什么
醫療事故鑒定在哪做
醫療事故怎么算精神撫慰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營業執照不注銷下一家還能辦營業執照嗎
2020-11-08量刑時交不了罰金怎么辦
2021-01-05蘇州傷殘賠償標準
2020-12-12服刑人員假釋考驗期內應遵守哪些規定
2021-03-11繼承權可以放棄嗎
2021-02-28離婚扶養義務有沒有強制性
2020-12-23勞動案標的小是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10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預付款在法律上是否可以是全部金額
2020-12-08法院可以調取微信聊天記錄嗎
2021-01-24集資房屬什么性質的房
2021-02-23第一次入職的就業證如何辦理
2020-11-13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數額是多少
2021-02-11投保后可以享有的服務有哪些
2020-12-23什么是傷殘鑒定費
2021-03-15六旬母親為給兒子籌集治療費跳樓自殺,自殺能獲得保險賠償嗎
2021-02-12保險實務中的保險人說明義務是什么
2021-01-09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