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發生在醫護人員與患者之間的糾紛都叫做醫療事故,想要將一個事故認定為醫療事故的話,那么必須要符合相關的條件。而這其中又分為了一級、二級等等級別的醫療事故,那么究竟何時才是構成一級醫療事故呢?詳細內容請閱讀下文了解。
一、何時構成一級醫療事故
下列情況不屬于醫療事故:一是雖有醫療過失,但未造成病員死亡、殘廢和功能障礙;二是由于病人病情或體質特殊,而發生難以預料和防范的不良后果;三是由于病人和家屬不配合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醫療事故是特定的職業事故。斷定醫療事故,必須具備下列五個基本條件:
1、醫療事故的責任者必須是經過衛生機關考核、批準和承認的,有相應原資格、職稱和職務。
2、醫療事故的責任者,必須犯有醫療過失。
3、醫療事故必須是發生在診療護理服務活動和管理工作中。
4、給病人造成的不良后果,必須符合國務院1987年發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方法》第二條規定的范圍。
5、危害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必須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否則不能認定為醫療事故。
發生醫療事故是非常嚴重的事,但醫療事故與醫療差錯、醫療意外、并發癥和后遺癥極易混淆,應當掌握有關知識加以區別。
二、醫療事故構成犯罪誰承擔責任
刑事責任是一種最嚴厲的法律責任,它不僅可以剝奪犯罪人的財產權和政治權,而且還可以限制和剝奪犯罪人的人身自由,甚至于剝奪其生命。犯罪必須具備的四個構成要件之一是犯罪主體,是指實施犯罪行為,依法對自己罪行負刑事責任的人。犯罪主體分自然人主體和法人主體兩種。自然人作為犯罪主體是一個腦力與體力、知識與經驗、情感于意志等諸因素相統一的有機體。法人是以自然人為基礎組成的人格化的社會有機整體,它有自身的構成要素和結構。法人作為犯罪主體實施的犯罪,是法人這個有機整體的犯罪。除了人們熟悉的自然人犯罪,我國刑法還有法人刑事責任的規定,法人刑事責任的實現包括單罰制和雙罰制兩種基本形式。單罰制是指在法人實施了犯罪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情況下,不處罰法人組織本身,只處罰法人的代表人、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雙罰制是指在法人實施了犯罪而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情況下,不僅處罰法人本身,而且處罰法人的代表人、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因為法人與自然人在屬性上的差異,所以法人承擔刑事責任的方法與自然人承擔刑事責任的方法并不相同。法人只能適用財產刑和資格刑。
《刑法》第335條規定:醫務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5條規定: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于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并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醫療人員作為刑事責任主體,其行為特點是,主觀上有重大過失,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漠不關心;嚴重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常規;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后果,一般指《條例》第4條規定的一級和二級醫療事故,即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或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刑法所講的醫務人員應當是指《條例》第55條規定的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
一個行為只有符合了上述五方面的條件,那么才能認定為是一級醫療事故。此時,才需要進行相應的醫療事故鑒定,然后追究相關醫護人員的責任,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賠償。如果你對此還有疑問的話,可以來電向律霸網站的在線律師進行咨詢。
一級醫療事故怎么賠償
一級醫療事故如何認定
醫療事故有精神賠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發生后當事人可以選擇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2-07醉酒駕車判刑多長時間?
2020-12-21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累計積分的周期是多長時間
2020-11-28試用期辭退員工風險防范
2021-01-05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6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商標侵權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離婚后撫養費標準
2021-02-09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競業限制補償金怎么領取
2021-01-23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投資理財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2-0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車禍理賠和法院判決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01黑龍江殘保金的計算方式
2021-02-09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27車輛超高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