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醫療事故進行分級,其實也就是根據患者的傷殘程度做出相應的等級鑒定,然后用于判斷此次醫療事故的嚴重程程度,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賠償。那么,你知道醫療責任事故如何鑒定分級嗎?下面356小編為您詳細介紹醫療責任事故鑒定分級的劃分。
一、醫療事故如何分級
根據醫療行為對患者人身造成的損害程度,《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把醫療事故劃分為四級:
一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殘疾的;
二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嚴重功能障礙的;
三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四級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
二、醫療事故分級有哪些作用
1、醫療事故的分級直接涉及對患者的賠償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49條規定:“醫療事故賠償,應當考慮下列因素,確定具體賠償數額:
(1)醫療事故等級;
(2)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
(3)醫療事故損害后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2、醫療事故的分級還涉及衛生行政部門對醫療事故的行政處理和監督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38條第2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接到醫療機構的報告或者當事人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之日起7日內移送上一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1)患者死亡;
(2)可能為二級以上的醫療事故;
(3)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3、醫療事故的分級涉及衛生行政部門對發生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和有關醫務人員的行政處罰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5條規定:“醫療機構發生醫療事故的,由衛生行政部門根據醫療事故等級和情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限期停業整頓直至由原發證部門吊銷執業許可證,對負有責任的醫務人員依照刑法關于醫療事故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
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并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因此,劃分醫療事故等級,也是正確處理醫療事故的主要依據之一。
在我國醫療責任事故鑒定分級是根據不同的傷殘情況分為了四級的,但是在這四個等級當中卻又細分了一些小的等級劃分,劃分醫療事故等級,也是正確處理醫療事故的主要依據之一,對發生醫療事故的有關醫務人員,除依照前款處罰外,衛生行政部門并可以責令暫停6個月以上1年以下執業活動;情節嚴重的,吊銷其執業證書。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菏澤律師!
醫療事故責任追究依據有關規定是怎樣的
醫療事故賠償適用法律
一級甲等醫療事故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抵押登記到期了還有效嗎
2020-11-20拆遷安置房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1-24國有土地出讓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1民事裁定管轄的規定
2020-11-09一線城市樓市退燒,2020北京房產最新政策
2021-02-18簽訂勞動合同后沒有實際履行怎么處理
2021-01-30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實習期三個月合同簽幾年
2021-01-08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08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理財保險公司破產了怎么辦
2021-03-15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購買旅游意外傷害保險警惕四誤區
2020-11-15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2)
2021-03-08夫妻車相撞到底承保保險公司能不能免責?
2021-01-20為什么要為車輛買保險?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