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鐘女士與梅先生相識多年,是生意場上的好朋友。2009年10月,因資金周轉需要,梅先生向鐘女士借款8萬元。鐘女士二話沒說就如數把錢送到梅先生手上,連借條都沒要。一晃兩年過去了。今年春節前,鐘女士含蓄地向梅先生提起8萬元借款的事。梅先生一迭連聲地說不好意思,并于除夕當日出具借條給鐘女士,確認8萬元的借款數額,承諾于2月10日前歸還。春節在即,梅先生又如此誠懇,鐘女士便不好再說什么。
過完年,轉眼到了還款的日期。鐘女士以為梅先生會主動與她聯系,但2月10日等了一整天,梅先生連個電話都沒有。第二天鐘女士打電話給梅先生詢問還錢的事,梅先生在電話里支支吾吾說話沒個準數,再后來竟關了手機。這下鐘女士坐不住了。2月13日,鐘女士一紙訴狀將梅先生告到法院。
遞交訴狀以后,鐘女士一心等著法院盡快開庭審理案件。然而,此時梅先生卻主動找上門來。據鐘女士講,2月27日下午,梅先生突然來到她家里,以還款為由要她出示借條。她當時將借條復印件交給梅先生,以便他確認還款數額,但梅先生誤將復印件當作原件,在拿到借條后,不但沒有還錢反而奪門而逃。鐘女士立即追了出去,在馬路上與梅先生爭吵起來,并報了警。鐘女士向法庭出具了當日的報警信息單。
對上述說法,梅先生認為是鐘女士在“瞎編”。梅先生講,當天他將8萬元借款一分不少地還給了鐘女士,沒想到鐘女士卻用借條復印件冒充原件糊弄他。梅先生向法庭提供了一份他與鐘女士的通話錄音。錄音中,鐘女士承認有人提醒她“今后不論什么人還錢或者要錢都要給復印件,不要給原件。”鐘女士認可錄音內容,但表示給復印件只是為了確認還款數額。
近日,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對本案作出判決,梅先生應返還鐘女士借款8萬元并支付相應利息。案件受理費及鑒定費共計10900元由梅先生承擔。
評析:
測謊也能作為判案依據
原、被告的說法完全相反,初聽起來似乎都說得通。到底誰在說謊呢?法院又是如何作出了最后的判斷?審判長毛*林解釋稱,在民事案件審理過程中,可以根據案情需要并經當事人同意,就當事人對案件事實的陳述是否真實進行心理測試,也就是俗稱的“測謊”。在本案審理過程中,毛法官詢問雙方是否愿意接受相關心理測試。鐘女士和梅先生都爽快地表示同意。鐘女士預交了測試費8000元。
不久,鑒定機構給出了鑒定結論:被檢驗人關于民間借貸糾紛的相關陳述,鐘女士呈現“無說謊顯示”,即誠實;梅先生呈現“說謊顯示”,即說謊。得知結論后,鐘女士自然沒有異議,梅先生則表示不予認可。
審判長毛*林表示,民事訴訟一般遵循“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本案中,雙方爭議的是被告是否還款及原告是否將借條復印件冒充原件交予被告。對此,梅先生僅憑錄音還不足以證明借款已經還清。同時,按常理分析,如果梅先生在鐘女士家中歸還錢款,鐘女士將借條復印件冒充原件交予梅先生,那么發生糾紛的地點應當在鐘女士家中而不是馬路上,向公安部門報案的應該是梅先生而非鐘女士。綜合上述分析,結合雙方的心理測試結論,法庭認為梅先生的說法不足采信,鐘女士的訴訟請求依法應予支持。
相關法律知識:
借條是指借個人或公家的現金或物品時寫給對方的條子,就是借條。錢物歸還后,打條人收回條子,即作廢或撕毀。它是一種憑證性文書。通常用于日常生活以及商業管理方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強制執行公證效力是什么
2021-01-29公司不續簽合同是否有賠償
2020-11-28表見代理與職務行為如何區分
2020-11-15我國法律規定的禁止的婚姻行為有哪些
2020-12-18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子女有贍養能力低保能辦嗎
2021-01-11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煤礦工意外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19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學生上學路上的安全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4勞動關系從何時建立,是什么意思
2021-02-15實習期結束才簽合同嗎
2021-02-09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被辭退會影響找工作嗎
2021-02-24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申請人身保險理賠所需資料有哪些
2020-11-27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