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只要借據符合法律規定的要求,請求還款是沒多大問題的。但這并不代表沒問題。也會出現借據雖然齊全,但是請求債務人還款卻遭法院駁回的情形。下面就是一例。提醒大家不要粗心大意,以為有了借條就不用擔心了。
案情回顧:
2012年3月9日,原告張某向法院起訴,請求被告馮某返還欠款50萬元,并提供借款協議和收條各一份作為證據。其中借款協議載明了借款數額、還款期限等;收條載明了馮某于2011年10月24日收到張某出借的50萬元。借款協議與收條上均有馮某的簽名。
馮某在庭審中辯稱,借款協議和收條上的簽名確系本人筆跡,但是上面的其他內容他從未見過,也從未向張某借款。
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對雙方當事人的關系、借款用途、借款交付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詢問,結果發現原告張某與被告并不熟悉,也不知道借款用途,尤其對借款的交付時間、地點、款項來源的陳述前后不一。
法院認為,原告張某提供的證據結合其庭審陳述,不足以證明其向馮某出借50萬元的事實,因此依法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官分析:
本案中,原告不僅提供了借貸合意憑證(借款協議),還提供了款項交付憑證(收條)。許多人會以為有這樣充分的證據,就足以說明借款事實的存在。
其實并非如此,法院在審理民間借貸案件時,除了看是否有借款憑證等物證外,還會對借款的原因、時間、地點以及款項來源等要素向雙方進行詢問了解。
而此案在審理時,被告對借款交付的真實性提出了異議。而與此同時,原告對本該十分清楚的款項交付的原因、時間、地點,以及款項來源、用途等具體事實和經過卻說不清楚,這就不免讓人懷疑事件的真實性。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法院是不能就此斷定借款事實成立的。
在此,我們也要提醒大家當前民間借貸案件多發,從債權人角度來講,在出借款項時一定要立字立據,并依法保留放款的證據;從債務人角度來講,一定要注意簽字蓋章帶來的法律后果,避免留下空子惹官司上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正常行駛撞死人要負什么責任
2021-01-26合同動產交付怎么履行
2021-02-22農村互換土地口頭協議有效嗎
2021-02-02終止租房合同須提前多久通知
2021-02-15知識產權專利證書幾年到期
2021-02-07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法院達成調解會影響征信嗎
2020-11-09請求中國協助送達傳票,代表對效力的承認嗎
2021-01-02案件終審是否還可以救濟
2021-03-13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離婚后另立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05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公司可以對孕婦的崗位隨便調整嗎
2020-11-21辭退職工的要求是什么
2021-01-24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保險合同成立的必要條件是什么
2021-01-09在責任保險中第三人是否有權向保險人請求保險金給付
2020-11-29死亡保險中被保險人自殺會有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