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生醫療損害的時候,我們的心情一般都是十分沉重的,誰都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如果萬一發生,就要做好責任劃分的問題。那么,醫療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都有哪些呢?我國的法律上有哪些規定呢?下面,小編會為大家帶來相關的法律知識的介紹。
醫療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
一、《侵權責任法》確立醫療損害歸責原則的理論基礎
基本理念:人格平等。在醫療損害賠償實踐中,國務院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規定的賠償標準存在強烈的反差。前者規定較低的賠償標準,以對帶有福利性的醫療機構進行保護。因此,其規定的各項損害賠償標準遠遠低于高法《解釋》的規定。對于同樣的人身損害,采用不同的賠償標準,會造成受害人的人格不平等,無法平等保護受害患者的合法權益。《侵權責任法》正是為了有效糾正《條例》和《解釋》不能平等保護受害患者及近親屬合法權益的不合理現狀,對醫療事故賠償采用人身損害賠償一般標準確定賠償責任,平等保護受害患者合法權益,使得醫療損害賠償責任沿著人格平等的方向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基本方向:責任統一。實行統一的醫療損害責任制度,是醫療損害責任改革的基本方向。二元化的醫療損害責任體制分割了完整的醫療損害責任制度,造成受害患者不能得到同等的法律保護,加重醫療機構舉證責任,損害患者的利益。《侵權責任法》規定醫療損害責任的理論基點,就是要改變現行醫療損害責任制度的二元化結構,實行統一的醫療損害責任制度,從而保證立法的統一,避免司法的混亂,保證對民事權利保護的統一性。
二、規則原則
1、利益兼顧的原則。
利益兼顧是規定醫療損害責任制度的基本要求。受害患者在醫患關系中處在弱勢地位,最需要保護和關心。因此,立法的原則首先就是使受害患者一方受到的損害能夠得到充分救濟。
其次,醫療機構的利益也應當得到有效保護。我國醫療制度具有一定的福利性,任何醫療技術和醫療手段其實都具有風險性,而且醫療損害發生的原因復雜,更重要的是醫學需要通過醫療實踐不斷發展以造福人類,因此,不能對醫療機構科以過重的賠償責任,要保護好醫療機構的正當利益。
立法還應保護全體患者的利益。醫院的經費基本上來源于向患者收費,支付給受害患者的賠償金只能在醫院的經費中支出,如果醫療機構承擔的賠償數額過高,醫院必然會向患者收取更多的費用,最終轉嫁到全體患者身上,使全體患者的利益受到損害。
2、過錯責任原則。
是調整三者利益關系的平衡器。過錯責任原則作為調整受害患者、醫療機構和全體患者之間的利益關系的最好平衡器,其作用表現在:是沒有醫療過失,醫療機構就沒有責任;是醫療機構僅就自己的醫療過失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是基于醫療過失與其他侵權責任中的故意或過失相比的非嚴重程度,應當適當限制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數額,不能過高。
3、堅持訴訟平等原則。
在醫療糾紛訴訟中,受害患者一方經常處于劣勢,在訴訟政策上適當向受害患者一方傾斜是必要的。但超過必要程度過于向受害患者一方傾斜,將舉證責任更多地推給醫療機構一方,必然會使雙方當事人在訴訟地位及風險利益關系上失衡,導致作為防御一方的醫療機構疲于應對,背負巨大訴訟壓力。因此,應當在程序上區別不同的情況,分別適用舉證責任倒置或者舉證責任緩和規則、完全的過錯推定或者不完全的過錯推定規則、完全的因果關系推定或者不完全的因果關系推定規則,做到保障雙方當事人地位平等、機會平等和風險利益平等,使醫患關系協調發展。
《侵權責任法》對我國醫療損害責任制度的重構
醫療技術損害責任適用過錯責任原則。醫療技術損害責任,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從事病情的檢驗、診斷、治療方法的選擇,治療措施的執行,病情發展過程的追蹤以及術后照護等醫療行為,不符合當時既存的醫療專業知識或技術水準的過失行為,醫療機構所應當承擔的侵權賠償責任。醫療技術損害責任適用過錯責任原則。證明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醫療損害責任的構成要件,須由原告即受害患者一方承擔舉證責任,即使是醫療過失要件也由受害患者一方負擔。《侵權責任法》第五十四條對醫療技術損害責任做了詳細規定。
醫療倫理損害責任適用過錯推定的原則。醫療倫理損害責任,是指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從事各種醫療行為時,未對病患充分告知或者說明其病情,未對病患提供及時有用的醫療建議,未保守與病情有關的各種秘密,或未取得病患同意即采取某種醫療措施或停止繼續治療等,而違反醫療職業良知或職業倫理上應遵守的規則的過失行為,醫療機構所應當承擔的侵權賠償責任。在訴訟中,對于責任構成的醫療違法行為、損害事實以及因果關系的證明,由受害患者一方負責證明。在此基礎上實行過錯推定,將醫療過失的舉證責任全部歸之于醫療機構,醫療機構一方認為自己不存在醫療過失,須舉證證明自己的主張成立,否則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醫療產品損害責任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醫療產品損害責任,是指醫療機構在醫療過程中使用有缺陷的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以及血液及制品等醫療產品,因此造成患者人身損害而應當承擔的醫療損害賠償責任。《侵權責任法》第五十九條規定:“因藥品、消毒藥劑、醫療器械的缺陷,或者輸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損害的,患者可以向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請求賠償,也可以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患者向醫療機構請求賠償的,醫療機構賠償后,有權向負有責任的生產者或者血液提供機構追償。”對于醫療產品損害責任,應當適用產品侵權責任的一般原則,即無過錯責任原則,無論醫療機構或者醫療產品的制造者、銷售者是否具有過錯,都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綜上所述,關于醫療損害責任的歸責原則,我們要注意,我國的法律上做出了相關的解釋和規定,在進行歸責的時候,一定要按照法律規定進行規則,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處理,不能包庇他人,應該秉承過錯原則的標準進行,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連云港律師。
醫療責任糾紛傷殘鑒定標準
醫療糾紛司法鑒定流程是什么?
醫療糾紛案由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裝修死亡事故怎么賠償
2021-03-14藥店賣假口罩怎么處罰
2021-02-27私自捕殺野生動物如何處罰
2021-01-2715萬的款付律師費多少
2021-03-05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小學生在公立學校摔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8哪些財產不可以做抵押物
2020-12-01提供虛假學歷入職違法嗎
2021-01-21建設工程設計責任保險條款
2021-02-09有單獨為車窗玻璃破裂設計保障的險種嗎
2021-02-27保險代理合同保存期限是多久
2021-02-16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在異地磕碰該如何和保險公司理賠
2020-11-1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的性質是怎么樣的
2020-12-01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土地轉讓年限是多久
2020-11-18房屋拆遷現役軍人如何補償
2021-02-222020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