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條未定履行期限訴訟時效如何確定
1、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
2、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可以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但債務人在債權人第一次向其主張權利之時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務人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
3、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目前,理論界主要有“權利可行使說”和“權利主張說”兩種觀點。沒有履行期限的債權,債權人可以隨時主張權利,債務人可以隨時主動履行債務。
[案情]
原告王x成與被告張x系同村村民。2008年11月11日,被告張x向原告王x成出具借條一份,并載明“今借到王x成現金叁萬元借款人張x2008年11月11日”。該借條上有被告的簽名與蓋章,當日原告向被告提供借款3萬元。2009年4月5日,原、被告又在借條上約定了借款按月利率1.5分計付利息,被告張x予以簽字確認。2011年1月1日,原告向被告索要借款,被告在原告出具的催款通知書上背書:因王x成未給張x必要的準備時間,張x拒絕付還借款。同年4月1日,原告再次找到被告索要借款,被告以不欠原告借款為由拒絕付還,原、被告對上述事實均予認可。雙方發生糾紛后,原告王x成于2013年3月1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被告張x歸還借款3萬元及利息。
[分歧]
關于原告對被告借貸之債的請求權是否已過訴訟時效,形成了三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原告的起訴已過訴訟時效。本案是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債權,應適用普通訴訟時效兩年的規定,故訴訟時效期間應從權利成立之日即應起算。
第二種意見認為,原告的起訴已過訴訟時效。被告出具書面意見時,應視為原告即應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本案的訴訟時效應從2011年1月1日起算至起訴之日已過兩年。
第三種意見認為,原告的起訴未過訴訟時效。債務人明確拒絕履行還款義務時,訴訟時效應從債務人明確拒絕履行債務時起算。本案的訴訟時效應從2011年4月1日起算至起訴之日未過兩年。
[評析]
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理由如下:
1、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該條關于訴訟時效起算問題的立法實際采用了主、客觀標準相結合的混合標準。“知道或應當知道”為權利人的主觀認知,而“權利被侵害”為客觀事實。故在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債權中,確定履行期限是關鍵。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六條規定,未約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條、第六十二條的規定,可以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不能確定履行期限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日起計算,但債務人在債權人第一次向其主張權利之時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的,訴訟時效期間從債務人明確表示不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該條明確了未約定履行期限合同訴訟時效的起算點。
3、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債權的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目前,理論界主要有“權利可行使說”和“權利主張說”兩種觀點。沒有履行期限的債權,債權人可以隨時主張權利,債務人可以隨時主動履行債務。在債權人主張權利前,債務人沒有履行義務并不構成違約,故不能主觀上推定債務人不履行義務。在債權人沒有主張權利的情況下,不能認定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債權人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債務人明確拒絕履行債務的,訴訟時效應從債務人明確拒絕履行債務時起算。既然債務人明確表明其不履行合同義務,權利人毫無疑問應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訴訟時效自當由此開始起算。本案中,債務人以未給債務人必要的準備時間,拒絕履行義務屬于抗辯權的行使,雙方并未真正地將履行期限確定下來,債務人的行為不構成違約,訴訟時效期間也不應起算。而在被告明確表明自己不履行義務時,應當表明債務人已經在否認自己的義務,訴訟時效應當開始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羅玉林律師執業已經20余年,曾在某國有交通企業(上市公司)法律顧問工作近十多年,先后接觸和辦理過各種類型的經濟、民事、海事、海商糾紛、執行等案件。熟悉企業內部法律事務管理及各類案件訴訟操作規程和技巧,尤其熟悉合同糾紛、債權債務、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婚姻家庭、損害賠償等各方面法律法規和政策性規定,有著豐富的訴訟實踐經驗。 自1990年起從事律師職業,執業以來,堅持 “敬業勤勉、誠實信用” 的服務宗旨,盡力為委托人辦好每一件案件,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租房合同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0-12-30假冒注冊商標如何如何處罰
2021-03-11定金與保證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抵押車解除抵押以后還能過戶嗎
2020-11-10法律關于同居的規定有哪些
2020-11-19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交通事故的法醫鑒定
2020-11-25繼承權人喪失繼承權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3停車位租賃合同
2020-12-05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簽勞務外包合同是勞務派遣工嗎
2020-12-29辭退書怎么寫
2020-11-19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保險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1-04保險利益原則有哪些
2020-11-12年輕人如何購買保險大有講究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