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判決書多久下來
判決書,法律術語,是指法院根據判決寫成的文書。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種應用寫作文體,包括民事判決書、刑事判決書、行政判決書和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規:法院生效的判決書從2014年1月1日起在互聯網全面公布,除涉及國家機密、個人隱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曬”的4類判決書外,公眾均可隨時查閱。
1、民事訴訟一審普通程序審限一般不超過六個月,復雜的可以延長六個月,一審簡易程序審限為三個月;
2、案件的審判程序不是開一次庭就能搞定的,一般要經過多次開庭審理(如果是簡單的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可能一次開庭就能解決問題),查清案件事實,只有查清案件事實并有相關證據證明時,法院才可以宣判,而且即使是當庭宣判,法院也來不及當場作出判決書,所以一個案件定期宣判的,會在十日內發判決書,定期宣判的,立即發判決書。
二、判決書生效時間
我國司法實踐中實行的是二審終審,一審和二審的判決書生效的各有不同。
1、民事一審判決書。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第一款,“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的規定,上訴期間是15天,因此一審判決書的生效時間是在上訴期過了之后,也就是判決的15天以后生效。
2、行政一審判決書。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5日如不上訴,自動生效。
3、刑事一審判決書。一審判決為收到判決書10日內如不上訴,自動生效
4、二審判決。二審終審制度的意思就是二審就是最后一次審判,二審是沒有上訴這個說法的。所以,民事、行政和刑事的二審判決書在送達時就生效。
雙方不是同時收到的,分別計算上訴期間。如果上訴期是法定假日的,延期計算。
綜上所述,下達法院判決書和生效時間都必須按照章程行事,我們都有必要對相關法律知識做一定的了解。首先,按照案件的特點及屬性不同,法院的判決書下達的時間也不同,兩者都有所區別。下達時間最短需要三個月,最長需要六個月。只要是在案件審理完畢法院就會盡快下達判決書;其次,由于按照案件屬性的不同,生效時間也不盡相同。我國有相關法律規定,對于法院判決書的生效時間也作出的明文規定。更多法律相關問題,律霸網提供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兩人公司要成立股東會嗎
2021-02-07商標權轉讓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8房屋有部分違建可以抵押嗎
2020-12-22在先債權能否對抗已登記的物權
2021-02-21個人債務糾紛要怎么辦
2020-12-10沒領結婚證能要回彩禮嗎
2020-12-12在沒有合同的情況下工傷應該如何賠償
2020-11-25一方死亡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1-01-14開庭后讓回家等消息是緩刑嗎
2021-03-22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保險期間屆滿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2-31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寧波正式實施商業車險二次費改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