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12年1月,李-強向王-明借款10萬元并出具了一張借條,約定三個月后歸還。到期后,李-強卻以各種借口不還。2012年6月17日,王-明對李-強說,如果再不歸還借款就向法院起訴。李-強怕王-明真起訴,便想找機會將借條從王-明手中拿回,使王-明沒有證據而打不成官司。2012年6月20日,李-強在路上攔住王-明,要求王-明將借條撕毀,王-明不肯,李-強便對王-明進行毆打,無奈之下,王-明將借條給了李-強,李-強立即將借條撕毀。
【分歧】
對于李-強的行為應如何定性,存在兩種不同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李-強構成侵占罪。理由是李-強主觀是想占有屬于王-明所有的借條,是想占有他人的財物,構成侵占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李-強構成搶劫罪,理由是李-強當場以暴力取回借條,主觀上是為了不再歸還這10萬元錢,是為了非法占有,客觀上實施了暴力行為。因此李-強構成搶劫罪。
【管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是:
我國《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侵占罪是指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或他人的遺忘物或埋藏物非法占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或交出的行為。而《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規定,搶劫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當場以暴力、脅迫或其他手段強行劫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兩罪的相同之處在于犯罪主體都是一般主體,主觀上都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故意,犯罪對象都是他人財物,但還是有區別的,第一、就犯罪目的產生的時間而言,侵占罪是在行為人已經持有他人財物以后才產生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犯罪目的的,而搶劫罪是在沒有持有他人財物之前。第二、侵占罪的對象只能是行為人已經持有的他人財物,而搶劫罪的對象是行為人尚未持有的一般財物。第三、侵占罪是行為人將自己先前持有的他人財物變為非法占有,就侵占行為實施過程中財物的占有狀態上看,侵占罪并不改變財物的實際占有狀態,而搶劫罪是用暴力、脅迫等手段使財物的實際占有或控制狀態發生了變化。總的說來,侵占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先前的合法占有基于行為人“拒不退還”而演變成了不合法。
從法律條文的規定來看,不管是侵占罪還是搶劫罪,其犯罪對象都指向的是財物。而對于什么是物,在民法上是這樣定義的“物是指人們能實際控制、支配的,能滿足人們生產、生活需要的具有經濟價值的物質財富”。
具體到該案中來,李-強因借款向王-明出具了借條,而該份借條實際的占有者及借條上金額的所有者為王-明,李-強通過暴力手段欲搶回借條,表面上是搶回自己所出具的借條,實際上是想撕毀借條,占有王-明的10萬元錢。顯然,李-強構成搶劫罪。(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0-11-09侵占他人車位犯法嗎
2021-03-21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外國投資者參與經營者集中要接受審查嗎
2021-02-06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被判緩刑會影響子女嗎
2020-12-09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大型商業風險業務嗎
2021-01-29租車公司的車沒有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責
2020-11-24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
2020-12-31土地轉讓不經過集體可以嗎
20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