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的醫療水平逐漸提高,人們的維權意識也逐漸提高,各種各樣的醫療糾紛也逐漸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是否醫療過失是醫療糾紛案件中的重中之重,那么醫療過失的判斷存在困難有哪些呢,請跟小編來了解下吧。
一、醫療過失的判斷存在困難
(一)鑒定的啟動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醫療事故鑒定有兩種啟動方式:第一種是由醫患雙方共同協商委托啟動鑒定程序;第二種是衛生行政部門強制啟動鑒定程序。這兩種啟動方式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不少的問題:
1、醫患雙方矛盾對立嚴重,嚴重影響共同委托啟動權的行使
當發生醫療糾紛時,醫患雙方情緒比較激動,矛盾處于嚴重對立的狀態,很難安靜的坐下來協商共同委托的事項,尤其是目前患方對醫療鑒定機構的不信任,更使得協商共同委托鑒定成為十分困難的事情。
2、再次鑒定啟動權的規定不完善
根據現行的法規規定,在以下兩種情形下可以啟動再次鑒定:
(1)一方當事人不服首次鑒定的,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提出再次鑒定;
(2)由當事人雙方協商共同委托進行再次鑒定。
這兩種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問題。第一種方式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筆者對此規定十分不解,當時立法者為什么要如此規定。一方面作為鑒定結論本身是一項專業技術問題。并應當由專業人員處理,明顯的衛生行政部門是沒有能力承擔此項審查工作的。至于在鑒定過程中出現的衛生行政部門有能力審查的程序性問題,當事人只要有充分的證據,可以通過衛生行政部門的審核的方式予以重新鑒定來推翻鑒定結論的效力,而無需提起再次鑒定。另一方面,一方當事人通過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啟動再次鑒定,這就使得共同委托鑒定啟動再次鑒定成為形式,因為在雙方達不成協議的情況下任何一方當事人都可以申請衛生行政部門啟動再次鑒定,那規定不規定共同委托鑒定已無必要。由此可見,通過衛生行政部門啟動再次鑒定不僅無益于當事人行使權利、增加當事人的訴累,而且還必然加重行政機構的負擔,使得程序復雜化。 所以,對衛生行政部門干預再次鑒定的啟動必須予以修改。第二種方式存在的問題在上述共同委托首次鑒定中已經分析,在此不與累述。
3、申請中華醫學會組織鑒定的可操作性差
《條例》第21條第三款規定:必要時,中華醫學會可以組織疑難、復雜并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醫療事故爭議的技術鑒定工作。衛生部《暫行辦法》對此作出如下規定:必要時,對疑難、復雜并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醫療事故爭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商情中華醫學會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根據以上規定,只有在“必要”時才能夠啟動中華醫學會的鑒定,但是認定“必要”的主體是誰,“必要”的內涵如何界定,《條例》和《暫行辦法》均未作出規定。 一方面,根據《條例》和《暫行辦法》的規定,只有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才能夠商情中華醫學會進行鑒定,對于醫療事故爭議,這種關系當事人權利的重大事項,竟然沒有規定當事人有此項權利。另一方面,商請是適應用于首次鑒定、再次鑒定還是重新鑒定不甚明確,對于“疑難、復雜并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事項”的標準是什么,也未作出相關規定。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條例》和《辦法》僅僅是在原則上規定了可以啟動中華醫學會組織鑒定,但是實際上其可操作性是很差的,基本上,醫患雙方均無法啟動該級別的鑒定。對于醫患雙方而言,中華醫學會組織的鑒定僅僅徒具形式而已。
(二)鑒定中證據材料的收集及真實性問題
證據材料的真實、完整是鑒定能夠順利進行的前提和保證。根據《條例》和《暫行辦法》的規定,目前用于鑒定過程中使用的證據材料主要包括:“主客觀病歷資料、檢查單、影像學檢查資料,醫患雙方的陳述和答辯等?!?這些材料的收集和質詢對于鑒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條例》和《暫行辦法》對證據材料的收集和質詢做出了一些規定,但是仍舊不能解決實際中存在的相關問題,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未規定超期提供證據材料的法律后果,大大降低了鑒定的效率和公正性
《條例》雖然規定當事人在十日內提供材料,但是并未規定超期提供的法律后果,這便導致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雙方當事人隨時可以提供證據材料,有時在鑒定會現場臨時提供新的證據材料,搞突然襲擊。這種情況使得另一方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破壞了鑒定的公平性。與此同時,這種臨時提供的證據材料的真實性往往受到對方的嚴重質疑,這使得專家鑒定組不得不中止鑒定工作,以便雙方對證據材料進行審查。而且《條例》也未對這種情況下何時能夠終止鑒定做出規定,這不僅消耗醫患雙方和醫學會的大量精力和時間,而且造成鑒定專家組的成員不能形成連貫的鑒定印象,大大降低了鑒定的效率。
2、未規定雙方當事人對證據材料的真實性進行互相確認
現行的相關規定均未對證據材料的真實性進行互相確認做出規定,筆者認為對雙方提供的證據材料在鑒定之前進行互相確認以便認定其真偽是必需和必要的。根據我國相關衛生行政管理法規的規定:住院病歷在患者出院后由設置的專門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負責集中,統一保存與管理。在醫療糾紛中,大量的證據材料不僅是由醫護人員制作,而且由醫療機構進行管理和保存。相對于目前醫療機構在病歷等相關證據材料的制作中缺乏有效的制度性的監督保障機制,修改、篡改、偽造病歷的現象屢見不鮮,由此加強病歷等相關證據材料的確認,保障相關證據材料的真實性是十分必需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七條規定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的精神,醫療糾紛鑒定作為民事糾紛中的一種,在鑒定前對證據材料進行互相確認和質詢不僅可以提高鑒定的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鑒定的權威性和公正性,這對于鑒定的順利進行是十分必要的。
3、證據材料的審查過程影響專家組成員的確定
根據《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專家鑒定組成員確定后,在雙方當事人共同在場的情況下,由醫學會對封存的病歷資料啟封?!贬t學會在確認專家組的組成時,必須要了解患者的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情況,方能根據《條例》第十二條的規定確認醫療事故爭議涉及的學科專業,依據學科專業確認專家組成員。但是這些情況只有在拿到患者的病歷材料后方能確認,但《條例》卻規定專家組成員的確認在啟封病歷材料之前。由此可見,何時啟封病歷材料是一個十分值得商榷的問題。
所以,醫療過失的判斷存在困難,不管是醫患雙方協商還是衛生部強制啟動方面,醫療過失鑒定制度都不夠完善,可操作性不強,證據材料的收集和真實性的確定也極大的影響了鑒定的結果。只有建立更加完善的醫療過失鑒定機制才能,更好的緩解醫患矛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套路貸判刑標準
2021-01-11簽了裝修合同怎么解除
2021-03-03征地補償安置的裁決
2020-11-20如何認定行政執法過錯情節
2021-02-23老年人無房居住如何處理
2021-03-15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無效商標可以加盟嗎
2020-11-24夫妻共同債務與個人債務的定義
2021-03-02關于子女探視權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什么是是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及怎樣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2-14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人壽保險索賠需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11保險公司依據格式條款拒賠無效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