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您推薦】白云區律師 五蓮縣律師 泰和縣律師 龍華區律師 姑蘇區律師 南溪區律師 北流市律師
近些年來,醫患關系緊張,醫患矛盾時有發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發生了醫療過失,患者家屬難以接受。事實上,即使科技再發達,醫療過失也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法律上對醫療過失都做了哪些規定呢?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醫療過失處理辦法吧。
醫療過失處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正確處理醫療過失,保障公民與醫療單位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本
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醫療過失,是指醫療單位因過失侵犯患者人身權,依法應予賠償的法律
事實。醫療過失包括醫療差錯與醫療事故。
醫療單位因過失造成患者死亡、殘廢、組織器官損傷等嚴重不良后果的為醫療事故,造成一
般損害后果的為醫療差錯。
非醫療單位的組織或個人在提供醫療服務的過程中侵犯公民人身權、財產權的,可以參照本
辦法計算賠償數額
第三條,下列情形,不屬醫療過失。
醫療風險。醫療過程中,因醫療措施本身造成的副作用與損害后果,屬醫療風險。醫療單位
不承擔法律責任。
疾病的自然發展。因患者自身疾病的發展造成損害后果的,醫療單位不承擔法律責任。 醫療措施。醫療單位為治療而實施的醫療行為,是患者同意下的履行義務的行為,不屬醫療
過失。
第四條,醫療單位與患者法律地位平等。
第五條,處理醫療過失,應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
第六條,醫療過失發生后,醫、患雙方可以通過協商、調解、仲裁以及訴訟方式解決。
第二章 醫療過失的鑒定制度
第七條,醫療過失由具有醫療過失鑒定資格的司法鑒定機關(以下簡稱醫療過失鑒定機關)進行鑒定。其他機構或組織無權進行醫療過失的鑒定。醫療過失的鑒定資格由國家司法部和
衛生部共同考核認定。認定考核辦法另行規定。
第八條,具有醫療過失鑒定資格的司法鑒定機關依法獨立進行鑒定,其他國家機關、社會組
織和個人不得干涉。
第九條,國家司法機關,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委托醫療過失鑒定機關進行鑒定,患方與醫療單
位可以共同委托鑒定機關進行鑒定。
第十條,鑒定機關在接受鑒定委托后,應在接受委托之日起三日內通知醫療單位提供與此案
相關的病歷,通知患方提供受損害的事實證據。鑒定機關應據此作為鑒定的依據。 第十一條,醫患雙方在收到鑒定機關的通知后,應于三日內提供上述材料,如鑒定機構認為必要,可以決定檢查患者所受損害,確認損害程度,可以到醫療單位調查,醫療單位應予配
合。
第十二條,鑒定機構自接受委托之日起,應于三日內組成鑒定小組,并選任組長,組長應負責日常鑒定的組織管理工作。根據醫療過失的復雜程度,鑒定小組可由三至五人組成,組成人員必須具有醫療過失鑒定員資格,鑒定報告以多數人員的意見為準,不同意者應將個人意
見附于鑒定報告之后并署名。
第十三條,鑒定小組成立后,應立即著手醫療過失的鑒定工作,并應于三十日內做出鑒定報告,如因特殊情況需要延長可于期滿前七日以前向委托人提出申請,委托人應于三日內做出
答復決定是否準許,申請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次數不得超過兩次。
如在法定時間內無法做出鑒定,或因證據不充分無法做出鑒定,應將原因詳細寫入鑒定報告,
由委托人根據鑒定報告的內容以及國家法律的有關規定做出決定。
第十四條,鑒定小組應當對以下方面作出鑒定。
(一)有無損害后果的事實。應當將損害結果與醫療措施、醫療風險、疾病的自然發展區分。
(二)醫方有否違反醫務規章、醫療慣例等法定義務或約定義務的行為;患方有否違反義務
的行為;第三人有否違反義務的行為;其他相關事實。
(三)造成損害后果的原因有哪些。
醫方違反義務的行為在致害原因中占多大比例。
第十五條,醫療過失的鑒定費根據鑒定結論中所確認的比例,由醫患雙方承擔。
第三章 醫療過失的舉證制度
第十六條,患方在提起訴訟時,應當提出曾在被告(醫療單位)就醫的證據以及發生損害后
果的證據。
第十七條,醫方應當向法院或鑒定機關提出患者的病歷以及與此案相關的其他證據材料。第十八條,司法機關、衛生行政部門、鑒定機關或案件當事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主動調查收
集證據。
第十九條,因醫方病歷不全,或因醫療單位的過錯造成病歷毀損滅失,從而無法確認醫療單
位是否存在過失,依法推定醫療單位存在過失,由其承擔醫療過失的法律責任。
第二十條,案件當事人沒有履行法定舉證義務的,應當承擔敗訴責任。
第四章 醫療過失的損害賠償的計算
第二十條,醫療單位應當為它所造成的醫療過失承擔民事損害賠償責任。醫療過失損害后果包括因醫療過失而產生的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被撫
養人生活費、喪葬費等費用。
第二十一條,損害賠償的各項費用的計算方法如下。
(一)醫療費?;颊邽橹委熞蜥t療過失所造成的損害后果所支出以及將要支出的必需的醫療費、藥品費。已經發生的費用,憑據計算;將要發生的費用,可以憑據計算,也可根據雙方
意愿,根據病情一次性估算。
(二)誤工費?;颊呓邮苤委熎陂g以及為恢復原狀將要接受治療所需時間的誤工費?;颊呒覍贋檎疹櫥颊叨l生的誤工費。當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五倍以上的,按五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受償人
居住地平均收入水平計算。
(三)護理費?;颊咴诮邮苤委熎陂g以及恢復原狀將要接受治療期間雇傭護理人員已經支出或將要支出的護理費。護理人員有收入的,按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無收入或者雇傭他人的,
按照接受治療地平均收入水平計算。
(四)住院伙食補助費。按接受治療地國家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費計算。
(四)殘疾者生活補助費。以受害人住所地的平均生活費為依據,根據國家前一年的平均預期壽命以及受害人的實際年齡計算一次賠付。具體的計算方法是:受害人住所地的平均生活
費×(國家前一年的平均預期壽命 - 受害人實際年齡)
(五)殘疾用具費。殘疾用具,應當是患者為正常生活所必需的。已經購買的殘疾用具,按市場上該用具平均價格計算支付;將要購買的用具,根據將來可能消耗的數量和目前市場的
平均價格計算。
(六)被撫養人口生活費。被撫養人口是未成年人的,按被撫養人口住所地的平均生活費計算,支付至二十三周歲。被撫養人口是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年人或殘疾人的,可以按被撫養人住所地的平均生活費給付至被撫養人死亡,或依國家前一年人口預期壽命與被撫養人的實際
年齡計算一次躉交
(七)被撫養人口的教育費。被撫養人口是未成年人的,醫療單位應當支付被撫養人的教育
費至大學畢業時止。
(八)喪葬費。此項費用包括:(1)死者服裝費;(2)火化費;(3)骨灰盒費和骨灰盒存放或埋葬費;(4)死者親屬支出的必要的追悼費;(5)有些地區或民族實行土葬的土葬
費等。按死者原住所地的平均水平計算。
(九)死亡補償費。死亡者為未成年人的,死亡補償費按其住所地的人均生活費計算,補償年限為受害人的實際年齡。死亡者為成年人的,補償年限為我國前一年人均預期壽命減去死
亡者的實際年齡,但最高不得超過二十年。
(十)交通費。包括患者、患者家屬、護理人員在患者接受治療或將要接受治療期間已經支出及將要支出的交通費。已經發生的交通費,憑據支付;將要發生的交通費,根據將要接受
治療地與受害人住所地以及護理人員的住所地的情況計算。
(十一)住宿費。已經發生的住宿費,憑據計算,但不得超過患者接受治療地的平均住宿費。
即將發生的住宿費,可憑將來票據計算,也可據接受將要治療地與病情估算。
除以上費用外,醫療單位造成其他人身和財產損害的,也應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計算。 第二十一條,發生精神損害的,醫方應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當受害人死亡時,受償人應限于受害人的直系親屬與被撫養人;如果受害人沒有死亡,受償人僅限于受害人本人。 第二十二條,應根據醫療過失鑒定中所確認其違反義務行為所造成損害的比例與本辦法二十條與二十一條計算出的患方受到的總損失,計算出醫方應當承擔的損害賠償的費用。 第二十三條,當確認為醫療過失時,醫療單位應當根據情況全部或部分返還患者已經支付的
醫療費。
第二十四條,在確定賠償額時,應當考慮醫方的賠償能力,如果醫方確難以支付賠償費用,
可以酌情減少或分期支付,但減少的數額不得超過應當承擔費用的30%。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四條,鑒定機關違反本辦法規定,應由司法行政機關根據實際情況對其予以警告、罰款、暫停營業、吊銷鑒定資格等行政處罰;鑒定人員違反本辦法規定,對其予以警告、處分、罰款、吊銷鑒定資格等行政處罰。鑒定機關、鑒定人員嚴重違背事實,故意做虛假鑒定,造
成法院誤判、錯判的,根據刑法第305條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五條,經鑒定為醫療過失的,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應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醫療單位警告、罰款、停業整頓、吊銷醫療單位營業資格等行政處罰。給予主要責任人員警告、行政處分、罰款、降級、吊銷行醫資格等行政處罰。當醫療過失造成就診人死亡或者嚴重損害就診人身
體健康的,依刑法第335條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二十六條,如醫療單位無法提供、或拒不提供、或修改相關證據材料(病歷、證言等), 致使鑒定機關無法鑒定,醫方除依本法第十九條承擔醫療過失的全部責任外,衛生行政機關
應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第二十七條,當患方認為醫療過失發生后,應與醫療單位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依法提起訴訟,醫療單位的合法經營權受法律保護,任何人不得借口醫療過失干擾醫療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侵犯醫療單位合法經營權。也不得侵犯其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違者,應根據實際
情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為:
(一)“醫療單位”是指依法可以提供醫療服務并經衛生行政部門注冊的醫療機構與個體醫
療組織。
(二)“醫方”是指因醫療過失侵犯患者人身權與財產權的醫療單位。
(三)“患方”是指受害人以及其他依法有權提起民事訴訟請求賠償的人。
(四)“直系親屬”是指受害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
第二十九條,本辦法由國務院負責解釋。
第三十條,本辦法自某年某月某日起生效,自生效之日起,原辦法廢止。自本辦法生效之日
起未審結以及未處理的案件可以參照本辦法處理。
以上就是醫療過失處理辦法的全部法律規定。該辦法規定了處理醫療過失的基本原則,如何鑒定醫療過失,規定了醫療過失的舉證制度、損害賠償的計算以及法律責任的承擔。當發生醫療過失時,希望患者家屬能夠冷靜下來,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醫療過失責任程度的劃分
醫療過失如何賠償,賠償范圍有哪些
醫療過失糾紛與非醫療過失糾紛的區別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疫情期間解除租房合同算違約嗎
2020-12-26老師打學生致殘學校是否要承擔責任
2021-03-10注冊空殼公司違法嗎
2020-11-28個人債務能要回一半車款嗎
2021-03-18擔任安全監護人有哪些條件
2020-12-29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有催告權嗎
2021-02-12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可以申請再審嗎
2021-02-05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父母遺產兄妹如何分配
2020-12-25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住房公積金賬戶能否執行
2021-01-18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二手車能否超出其轉讓價格進行理賠
2021-01-11保險條款的法律規定怎么樣
2020-11-1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舉證責任時怎樣劃分的
2021-03-03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際支..
2021-01-22農村征地拆遷款都包括哪幾項,補償屬于誰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