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
從行政協可的性質、功能看行政許可可分為哪幾類?
律師回答:
(一)普通許可,即《行政許可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的事項的行政許可;(二)特許,即《行政許可法》第十二條第二項規定的事項的行政許可;(三)認可,即《行政許可法》第十二條第三項規定的事項的行政許可;(四)核準,即《行政許可法》第十二條第四項規定的事項的行政許可;(五)登記,即《行政許可法》第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事項的行政許可。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三十七條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三十八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四十一條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四十二條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經審查,應當在七日內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七章審理和判決
第四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并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四十四條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一)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二)原告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行的;
(三)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店面拆遷,沒有營業執照能要求賠償嗎
2021-02-21北京個人出租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2-02多人出資成立的公司性質是什么
2020-12-15超出了借條的訴訟時效該該怎么做
2021-01-01離婚后財產糾紛案訴訟時效
2020-12-21孕婦可以去監獄探監嗎
2021-02-01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報告和處理規定
2021-03-14哪些遺產可以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3-03顧客在商場摔傷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14業主大會及業主委員會的區別是什么,各自的職責和成立的程序是什么樣的
2020-12-29拆遷集體土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6房屋不滿意可以拒交中介費嗎
2021-01-11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什么是建筑工程保險
2021-01-16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不生效
2020-11-09什么是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