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
國家的哪些規范性文件可以設定行政許可?
律師回答:
一是法律。
二是行政法規。
三是國務院決定。
相關法律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有關內容的規定
第三十七條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
第三十八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復議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三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后的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四十一條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四)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四十二條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經審查,應當在七日內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第四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并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
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第四十四條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一)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
(二)原告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行的;
(三)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
第四十五條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三人以上的單數。
第四十七條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回避。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滴滴車司機殺人如何判
2021-01-28行政訴訟法律適用規范的沖突問題包括什么
2021-02-20提起專利無效要注意的問題
2020-11-15外國人可以自行申請專利嗎
2021-01-04商標前綴后綴是否構成侵權
2021-01-02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探視權與探望權的區別
2021-03-19訂婚退婚訂金怎么辦
2020-12-22婚前隱瞞身體缺陷算騙婚嗎
2021-01-08老人過世,帳戶里的錢無法取出怎么繼承
2021-01-22用人單位怎么舉證
2020-11-27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哪些人可以做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0-11-18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保險欺詐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2021-03-05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海上貨運保險利益案例
2021-03-01平安雇主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17土地出讓金與征地費有什么區別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