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我國職工在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時,一般都會約定好期限,通常情況下是三年或者五年。如果勞動合同到期,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進行綜合考量,我們可以選擇是否續期,很多人對于如果合同到期了還要辭職么的問題有疑問,小編為大家詳細解答。
一、如果合同到期了還要辭職么
1、職工合同到期不續簽,需要提前一個月提出辭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
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也指出:“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2、用人單位具有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
《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原勞動部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4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3、如有爭議,應及時提請勞動仲裁:
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后主動離職,不予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轉手續,職工離職后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留置在原用人單位;造成職工在新的工作單位不能辦理勞動保險、不能辦理出國政審手續、影響技術職稱評定、不能進一步求學深造和喪失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機會。所以,職工在與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損失方面發生爭議后應當在60天內及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請勞動爭議仲裁。
二、合同到期提出離職應注意哪些問題
1、一定要以“書面”形式通知企業。
用郵件的方式辭職是不行的,郵件通常沒有證據的作用,且郵件保留在企業的服務器里,離職員工不容易提取證明。員工這時需要書面形式的辭職信,在紙質的辭職信上,需要有員工親筆簽名,辭職信一般交給直接上級或企業的人力資源部。辭職信給了企業,員工怎么能證明自己已經按勞動法的要求,用“書面”形式通知企業了呢?員工這時能做的,只能是在遞交書面辭職信的時候,跟企業要一個收到辭職信的回執。如果這個不太容易辦到,那只能用人證,人證在勞動仲裁的時候可能有用,在法庭通常效用不高,因為人證一般是企業的同事,法庭可以認為是利益相關者。
2、要辦理工作交接。
按勞動法,員工雖然到30天的時候可以不再上班,但一定要辦理工作交接。當然工作交接是企業安排的,如果企業不安排,也最好寫一份工作交接清單,用書面的形式,對工作及自己工作時間的安排進行說明,遞交給直接上級或人力資源部,一式兩份,自己保留一份企業蓋章或相關人員簽字的。不辦理工作交接,企業可以暫扣工資,直到交接后再發放,一直不交接就一直不發。企業還可能會在員工轉檔案,轉社保,開離職證明時,為難員工。雖然扣留檔案與社保不符合勞動法規,可參考:辭職時要考慮的四個法律問題(點擊打開),但經常有企業這么做,打官司會導致離職成本的增加。
小編告訴大家,如果合同到期,作為職工我們不能立馬就走,還是需要在一個月之前提出辭職。我們只有完成好離職手續,并且把自己的工作交接完成之后,才可以進行辭職。小編提醒大家,我們要提出離職,一定要以書面的形式來進行通知企業,一定要辦理好交接工作。
哪些行為造成合同無效?
勞動合同期限內怎樣辭職
合同的分類和形式各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陳蛟律師,男,漢族,兼修法律與管理,獲法學學位與管理學學位,民商事專業律師。2015年至今就職于貴州北斗星律師事務所(全國優秀律師事務所、省級文明律師事務所、貴州省人民滿意的律師事務所)。2018年9月份,陳蛟律師代理的貴陽市某小區業主起訴某房開退還“三通費”一案經貴陽市云巖區法院一審、貴陽市中院二審,二審法院采納本律師代理意見,某房開需要退還已收取的“三通費”。隨后該案被'百姓關注'報道,多家媒體公眾號轉載。2018年10月26日,陳蛟律師接受貴陽廣播電視臺采訪,就房開企業收取“三通費”一事作出公開解答。 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陳蛟律師致力于為每一位當事人提供最優質、高效的專業法律服務。
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3工傷取鋼板費應該怎么主張
2021-02-26收養人可以收養多個孩子嗎
2021-03-25房產他項權記有抵押期限嗎
2021-01-06怎么看匯票是否附有追索權條款
2021-03-12婚前借款買房離婚后如何分割
2021-02-15只有購房合同的房子法院能保全嗎
2021-03-09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公司未與死亡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04勞動合同終止的法律問題
2021-02-26競業禁止補償金標準是什么
2020-12-23水電安裝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1-03-20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