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條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借款種類
借款種類主要是按借款方的行業屬性、借款用途以及資金來源和運用方式進行劃分的。針對不同種類的借款,國家信貸政策在貸款的限額、利率等方面有不同規定,以體現區別對待、擇優扶持的信貸原則。因此,借款合同一定要訂明借款種類,它是借款合同必不可少的主要條款。
2、借款幣種
借款幣種即借款合同標的的種類。借款合同的標的除人民幣外,還包括一些外幣,如美元、日元、歐元等。不同的貨幣種類借款利率有所不同,借款合同應對貨幣種類明確規定。
3、借款用途
借款用途是指借款使用的范圍和內容,即貸款在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與哪種生產要素相結合,它規定了貸款的使用方向。借款用途是由借款種類和條件所決定的,銀行嚴格規定各種借款用途并監督貸款的使用情況,有利于保證國家產業政策的實施和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同時也有利于保證貸款的安生性。
4、借款數額
借款數額,是指借貸貨幣數量的多少。任何合同都必須有數量條款,只有標的而沒有數量的合同是無法履行的。沒有數量,當事人權利義務的大小就無法確定,借款合同沒有借款數額,就無法確定借貸貨幣的多少,也失去了計算借貸利息的依據,因此,沒有借款數額條款,借款合同便不能成立。
5、借款利率
利率是指一定時期借款利息與借款本金的比率。利率的高低對確定借貸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多少至關重要,借款合同不能沒有利率條款。
6、借款期限
借款期限是指借貸雙方依照有關規定,在合同中約定的借款使用期限。借款期限應按借款種類、借款性質、借款用途分別確定。在借款合同中,當事人訂立借款期限必須具體、明確、全面,以確保借款合同的順利履行。
7、還款方式
還款方式,是指借款人采取何種結算方式將借款返還給貸款人。借款人一般可以采用一次結清和分期分批償還,如果是分期的情況,應明確具體時間以及具體金額等。
8、違約責任
違約責任,是指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時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如果借款合同中缺少了違約責任條款,當事人的違約行為就失去了法律約束依據,當事人的權利就失去了保障,合同履行將受到嚴重的影響。借款合同中約定違約責任條款對于督促當事人及時、正確、全面地履行合同,保護當事人權益有重要意義,因此,也是合同的主要條款。
借條丟了該怎么辦
現實當中,經常會發生債權人將借條遺失的情況。對此,本站債權債務專家陳*群律師提示:請不要倉促向法院起訴。原因很簡單:對方一旦察覺借條遺失而往往會選擇賴帳。此時,債權人往往會失去勝訴權。債權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補救:
第一、可從容地要求債權人訂立還款計劃或訂立還款協議書。只要對方肯簽還款計劃或協議書條件可放寬,只要有了還款計劃或協議書就可以彌補遺失的借條。
第二、可以請了解情況的單們和個人出具書面證實材料或證人到庭作證,證人必須是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的人。
第三、委托代理人與對方接觸,做好談話筆錄。這樣取得的盡管是間接證據,但加上較易取得的證人證言等證據,輔之其他證據,就可以形成證據鏈。
第四、故意擴大訴訟標的。在上述證據難以取得,且債務人不知道借條已丟失的情況下,可故意擴大訴訟標的。對方會指責你方故意歪曲事實訛人而照原數照說,并能舉出自已只借未經擴大的數額,這樣就可以從他口中彌補你的不足。
第五、債權人還可以與對方當面交談或電話交談,并把內容錄下來作為證據,但要注意的是錄音內容中必須明確自已與對方的姓名、通話時間、借錢的時間數量還款情況等內容。
因此,如果你遺失了借條,那也不要慌張,可請專業人士為你設計補救方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借條包括的主要內容,借條丟了該如何處理”問題進行的解答,借條包括的主要內容有借款種類、借款幣種、借款用途、借款數額、借款利率等。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后財產公證的程序是怎樣進行的
2021-02-20認繳期限未屆至股東是否承擔連帶責任
2021-02-192020年發明專利申請官費及年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11重婚罪的追訴時效是多久
2021-01-16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工作多久勞動合同自然成立
2020-11-26坐飛機購買航空意外險有必要買嗎
2020-12-09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人身保險可否和侵權責任賠償共存
2020-12-15保險公司分公司所需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28購買人身保險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1-01-13人身保險糾紛的管轄是如何的
2021-02-01淺談保險公司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中的責任承擔
2020-11-12保險公司有中止合同的權利嗎
2021-03-03保險法對保險欺詐規定了三種仲裁方式
2020-12-20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