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違約損害賠償的原則有哪些?
1、完全賠償原則。
完全賠償原則是指因違約方的違約行為而對受害人造成的全部損失都應當由違約方負賠償責任。具體包括:直接損失與間接損失,積極損失與可得利益損失。《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可見,違約損害賠償的范圍包括現有財產的減少和可得利益的損失。
2、合理預見規則。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損失賠償額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應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根據這一規定,只有當違約所造成的損害是違約方在訂約時可以預見的情況下,才能認為損害結果與違約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違約方才應當對這些損害進行賠償。
3、減輕損失規則。
所謂減輕損失規則是指一方違約后,另一方應當及時采取合理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否則,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減輕損失規則規定在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的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的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二、損害賠償的特點有哪些?
1、 損害賠償是因債務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義務而產生的一種民事責任。合同生效后,因債務人違約而使債權人遭受損害,當事人之間的原合同債務關系就轉化為損害賠償的債務關系。
2、 損害賠償原則上僅具有補償性而不具有懲罰性。違約損害賠償是民事責任的一種,理應和其他民事責任一樣,從法律本性而言只具有補償功能而摒棄懲罰功能。
3、 損害賠償以賠償受損方因對方違約行為而遭受的全部損害為原則。一方不適當履行或不履行合同,另一方不僅會遭受現有財產減少的損失,而且會遭受期待利益的損失。
4、損害賠償具有一定的任意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等條款規定了當事人訂立合同時,可以預先約定一方當事人在違約時應向對方當事人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
綜上所述,合同當事人發生違約不能如期履行合同,造成損失的應該承擔賠償責任。違約損害賠償有一定的原則遵循,比如合理預見賠償及完全賠償。一方違約后,另一方應該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損失加大,否則因為擴大的損害賠償,其不得向違約方主張。
合同違約責任條款怎么約定?
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有哪些
合同根本違約的情形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訴案件決定撤訴,法院會怎樣辦理?
2020-11-25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怎么處罰
2021-03-18軍人轉業費是共同財產嗎
2021-03-21申請設立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1-10交通精神賠償最高限額是多少
2020-12-13胎兒親子鑒定的方法及效力是什么
2021-03-26婚姻存續期間房屋所有權歸誰所有
2021-02-12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撤銷仲裁的條件有什么
2021-01-08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勞動合同的續訂的程序
2020-12-06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間隔多久才算勞動關系中斷
2020-11-14實習期簽了合同要承擔上面的條款嗎
2020-11-27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勞務外包和正式工待遇有差別嗎
2020-11-09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些
2020-11-22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