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方出具欠條或借條是否是雙方民事法律行為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欠條是雙方法律行為。欠條雖由一方出具,但欠條的出具實際上表示著一個債權債務關系的成立。
單方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就可以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為,不需要另一方同意即可成立,但在欠條出具過程中,實際上要取得對方同意或認可的,如債權人對欠條上的金額等事項認可方能成立。
1、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發生借貸關系或欠款關系之前,雙方當事人均經過了事先商量。例如,借款人向對方提出借款的請求,并闡明借款金額、還款時間、利息、借款用途、還款能力等情況,被借一方則相應地作出反應,表明同意借款及金額,并希望了解借款人的借款用途、還款能力,還會請求借款人支付的利息、還款的時間等。只有經過這樣的初步協商,借貸關系才能發生。雙方發生欠款關系時,因債務人不能即時履行債務,往往應債權人提出請求,或債務人主動要求寫下欠條,由債務人向債權人出具欠條,欠條上載明欠款金額、還款時間和方式,或其他內容。所以,出具借條或欠條前,雙方當事人一般均經過了協商,借條或欠條的形式是雙方合意的結果。
2、債權人接受債務人出具的欠條或借條而不提出反對意見,是對該欠條或借條的承認或默認。債權人收到欠條或借條后,有能力也應當對欠條或借條的內容進行審查,即使當時沒有注意,事后也仍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審閱和提出抗辯。債權人一旦收下欠條或借條,就是對欠條或借條內容的承認或默認。因此,收據的形成,一方出具另一方收下,收下后又未提出反對意見,即默認或承認了收據的意思表示,從而演變為雙方意思表示。
面對單方出具欠條或借條的行為其實是構成法律性質的,但前提是雙方需要對欠條或借條的內容詳細的溝通,而不是一方隨意寫的。對于單方出具欠條或借條的行為是否合法或是任何認定這類行為合法性時,可以找律霸網律師問問怎么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乘坐客車行李丟失可否向承運方索賠
2021-01-12簽拆遷合同房子被挖政府又說不行怎么辦
2021-03-11外商投資企業設立需要資料有哪些
2021-03-08合同無效是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021-03-12終審判決一審法院會收到嗎
2020-12-20<交通事故篇> 發生交通事故,賠償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國土局有權解決鄰居土地糾紛嗎
2021-02-06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要向被裁掉的員工支付補償金嗎
2020-11-19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議
2021-02-26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不服從公司安排被辭退有沒有補償
2020-11-11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教育金屬于哪種險種
2020-12-08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