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強制醫療公開審理
修改后刑訴法實施以來,各地法院審理“首例”強制醫療案件的消息頻見于媒體報道中。為切實保障人權,最高人民法院2012年12月頒布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529條規定:“審理強制醫療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但是,被申請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請求不開庭審理,并經人民法院審查同意的除外。”但筆者認為,凡強制醫療案件都不宜公開審理。
一、不公開審理是尊重和保障隱私權的必然要求。強制醫療案件審理的重點是被申請人的精神健康狀況和人身危險性的大小,對這些問題的調查,必然涉及被申請人及其近親屬的家族歷史、社會背景和成長經歷等個人和家族的隱私。如果公開審理此類案件,這些個人和家族不愿公開或不為人知的隱秘很可能會被旁聽者獲悉乃至被宣揚出去,這將對被申請人及其近親屬以后的生活、工作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被申請人重新回歸社會。而縱觀《世界人權宣言》、《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等國際人權文件,隱私權已被確立為各國基本人權之一。尊重和保障隱私權當是刑訴法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內在之意。
二、不公開審理是化解社會矛盾的客觀需要。從審判實踐方面來看,不公開審理要比公開審理更有利于被申請人一方與被害人一方達成刑事和解或者就民事賠償部分達成協議并積極履行,使被害人一方獲得及時、必要的慰藉,最大限度地緩解矛盾。
如果公開審理,被申請人一方的親友、其他社會人員或者記者到場往往會影響被申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心理狀態,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心里創傷和思想負擔,加劇與被害人一方的矛盾,甚至引發新的糾紛,增加社會不安定因素,也不利于維護法庭秩序。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有的審判人員為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往往限制無關人員旁聽,實際進行了不公開審理。
三、不公開審理存在現實的法律基礎和依據?!蛾P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規定,宣揚他人隱私侵害他人名譽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個人隱私的內容通說認為包括三個方面,其中一項就是關于個人及家庭的單項資料,包括身體缺陷、健康狀況、心理性格特征等。根據修改后刑訴法第183條之規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嚴格執行公開審判制度的若干規定》第2條第2款規定,法院在審理涉及個人隱私的第一審案件時應當不公開進行。這種不公開在學理上稱為法定不公開,即法院應當依職權決定,而不是依當事人申請決定不公開。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評殘之后續治療誤工費如何計算
2021-02-05工傷致殘疾,如何索賠殘疾賠償金
2021-02-01三維標志有哪些禁用條件
2021-01-03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買二手房注意事項
2021-02-07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房屋裝修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0-12-17主合同無效補充合同有效嗎
2021-03-22未成年繼承遺產需要償還債務嗎
2020-11-30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學生在校被清潔工歐打誰負責任
2021-01-14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人身意外傷害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13保險代位權和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0-12-26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