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拒絕履行合同可解除嗎?
可解除,但需要支付違約金。合同解除權就是合同當事人依照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享有的解除合同的權利,它的行使直接導致合同權利義務消滅的法律后果。行使合同解除權的方法,《合同法》第96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可見,解除權行使的方式主要可分為通知與進行批準,登記。
二、可以直接解除的合同情況
根據《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單方當事人行使合同法定解除權的情形有下列五種:
(1)因不可抗力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觀現象。不可抗力事件的發生,只有其致使合同目的完全不能實現時,則任何一方當事人均享有合同解除權。
(2)因拒絕履行主要債務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這是指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對于這種情況,另一方可不進行履行催告,徑直行使解除權。
(3)因遲延履行主要債務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債務人無正當理由,若對于未約定履行期限,在債權人催告后仍未履行的,債權人便可享有合同解除權;若在合同履行期間屆滿,仍未履行合同主要債務,則債權人可不進行催告即享有解除權。
(4)因遲延履行或有其他違約情形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致使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的違約形態有多種,包括遲延履行、不完全履行,以及履行地點不符合合同約定等。在此情況下,債權人可不經催告而直接解除合同。
(5)法律規定的其他解除情形。這是一個概括性的規定,當以上情形都沒有出現,而法律規定其他情形合同也應該解除時,合同就解除。這實際為將來法律的發展留足了空間,同時也防止法律出現漏洞。
在司法實踐中,雙方就有關情況簽訂了合同的,都是需要遵守執行的,如果一方存在拒絕履行合同的情況,那么必須造成了違約的情況,是需要追究相關合同違約責任的,具體情況下,當事人可以提出勞動仲裁或者起訴來解決。
合同當事人拒絕履行義務的條件是什么?
單方變更合同 可否拒絕履行?
對方拒絕履行民事判決該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喪葬費確定是怎樣的
2021-01-02被人故意咬傷怎么賠償
2021-02-07交通違章處理流程
2021-02-01買二手房注意事項
2021-02-07撫養權拒絕執行怎么處理
2020-11-26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的條件
2020-12-29合同法中債務可以抵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申請強制執行如何銷案
2021-01-16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終止的勞動合同應保存多久
2021-01-20勞動者突然離職,工資還要結算嗎
2020-12-03發生勞動爭議應該怎么辦
2020-12-01有侵權責任人意外險還要賠嗎
2021-02-07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沒在現場報案保險公司需不需要理賠
2021-02-23有保證續保條款的健康保險產品應該怎么做
2021-01-11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